近日,重庆一位初中教师因制止学生使用侮辱性网络烂梗引发关注。
网络烂梗在校园流行,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上,有人使用“唐人”影射“唐氏综合征”。学生跟风用“唐人”一词形容他人幼稚,也许没有太大的恶意,但一句轻飘飘的“玩笑”,很可能会刺痛同学的心。同时,使用这种烂梗,也可能对特殊群体造成冒犯。若长期处于这样的语言环境,忘却了尊重与包容,价值观也可能发生扭曲。
校园是传道授业的地方,绝不能被网络烂梗污染。我们呼吁更多教师在明晰问题是非后,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打抱不平”,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网络烂梗“烂”在何处。一次及时的价值澄清,或许就能在学生心中种下善意的种子。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也是文明的尺度。网络烂梗从虚拟空间侵入现实生活,给大家带来了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困扰,教育者应以身作则,在网络文化浪潮中把稳航向,共同守护语言的尊严与人性的温度。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13日 第0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