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加强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

发布时间:2025-09-18 作者:程恩富 邹家峰 来源:中国教育报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切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为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提升政治高度

  争当举旗帜的坚定捍卫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把牢政治方向。带头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捍卫“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站稳政治立场。在高举旗帜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坚定立场、表明态度。面对各种“糖衣炮弹”,要把党性作为防弹衣,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面对歪风邪气甚至丑化恶化党的形象的“低级红”、“高级黑”等,要勇于挺身而出、敢于直面斗争。

  强化政治担当。始终率先垂范,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自觉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任务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立足岗位,真抓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增强服务温度

  争当聚民心的忠实践行者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同时要适应社会群体发展变化,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厚植为民情怀。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的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听出方向和动力,听出警戒和鞭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听群众心里话、多看百姓身边事,及时反映群众最关切的愿望诉求。

  善谋为民之策。善于拜人民群众为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民情调查,做好政策宣讲、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和凝聚人心等工作,问需于民知冷暖、问计于民知虚实、问效于民知得失。把基层反映和群众呼声带上来,把惠民政策和利民举措传下去,当好“减震器”、“稳定器”,推动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多办利民之事。协助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取得新进步,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积极贡献力量。通过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

  拓展理论深度

  争当育新人的最美引导者

  新时代思政工作者,对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要了然于心,坚持把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放在首位。

  立德树人浸润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够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之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合。

  深入浅出阐释理论。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知行合一指导实践。致广大而尽精微,既要广泛涉猎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更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主动当好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答疑解惑的“辅导员”,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夯实底蕴厚度

  争当兴文化的传承弘扬者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恒久力量,要更好凝聚共识、坚定信心、鼓舞斗志。

  坚持守正创新。结合时代需要,守正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弘扬革命文化,从中感悟中国革命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并运用于实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同时,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构筑强大精神支撑。赓续红色血脉,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增强文化自觉自信。首先要站在全球视角,全面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客观对比中西方文化,既克服文化自卑,又避免文化自负,清醒地增强文化自豪感。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彰显品牌亮度

  争当展形象的标杆示范者

  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身修养,时时处处展示良好形象,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在爱岗敬业上作示范。自觉把岗位变成展示才华的舞台,始终满怀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心思、精力和智慧。坚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在工作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在修身律己上作示范。自觉遵守党章、维护党章,严守党的各项纪律,始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始终自警自省自励、慎独慎初慎微,在任何情况下都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对个人名誉、地位和利益等问题要看得淡、想得开、悟得透,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诱、不为情所困。

  在担当负责上作示范。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沉下心、静下气、安下身,学会从大局出发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甘当老百姓“幸福树”上的绿叶和“幸福路”上的砖石,在新征程中,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担当,一棒接着一棒地跑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接力赛。

  (程恩富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邹家峰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18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