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阳江市某县一所乡镇中学里一片寂静,食堂内的监控探头24小时不停歇“巡查”,一旦发现异样,立即上报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
如今在阳江市,学校食堂已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相关部门能依据AI智能巡查监管系统实时监控,迅速要求学校进行查漏补缺。很多家长也能借此对学校食堂卫生状况一目了然。阳江市自2024年4月起,对全市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查改治”。
“我们调研发现,‘校园餐’卫生监管难,部分操作环节易成监管盲区。部分学校食材缺乏全程溯源机制。”阳江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利社会表示,阳江市纪委监委对做好校园就餐日常监管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以“六个百分百”新模式努力保障全市50多万名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六个百分百”具体包括全市学校食堂百分百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百分百落实食材溯源制度、百分百大米价格不低于每斤3元、百分百冷冻食品食材占比低于30%、百分百原辅材料成本不低于总成本(餐费)的70%、百分百落实家长陪餐制度。
如何让餐费“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这是阳江落实“六个百分百”工作的重点。阳江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食堂原辅材料成本不低于总成本(餐费)的70%”这一规定。
“酸菜鱼片,酸菜单价3元1斤,鳊鱼单价9.5元1斤……”在阳江市第一中学食堂墙上,价格表清晰地展示了当天食堂所有饭菜的成本。“今天我们学校午餐的食材比接近76%,已经超过70%的目标食材比。”阳江一中总务室副主任、食堂主管李健成表示,学校实时监控价格变动情况,每日更新早餐、午餐成本公示表。
为努力保证食材质量,阳江一中食堂通过公开招投标采购食材。学校还参考当地“菜篮子”报价,明确具体食材的最低价标准,防止供应商以远低于市场价的报价中标后,再“以次充好”影响饭菜质量。
为让供应商始终绷紧食材的“质量弦”,阳江一中明确,一家食材供应商如在半年内有三个月评分低于85分,学校就会启动退出机制,并招标新的食材供应商。
如何在招投标基础上再加一道“保险”,努力保障学校食材质量?阳江市要求全市学校食堂百分百落实食材溯源制度,筑牢食品安全的“入口关”。阳西县在各乡镇建设13间食品快速检测室。
每个上学日的早晨,阳西县很多学校食品安全员就会拎着所采购食材样品,以及当日所有食材购进清单,来到食品快速检测室。
“检测员对大米、食用油、蔬果农药残留等高风险项目开展重点检测,在上午11点前将检测结果传回学校。”阳西县食品药品快检快筛所所长冯先保带队设置层层防护网,努力保障学校食材的安全性。他们一旦发现不合格食材,就快速溯源到供应商,开展整治工作。
阳江还要求学校百分百落实家长陪餐制度,由多方力量共同监管“校园餐”。阳江市绿地小学每学期还至少开展两次“厨房开放日”,让家长代表参观学校厨房各区域,了解食堂食材采购情况、加工流程。近年来,阳江市累计投入7695万元,新建、改扩建90间学校食堂,努力改善食堂卫生环境。
“得益于‘六个百分百’这套‘组合拳’,全市学校、幼儿园‘校园餐’正呈现‘两降三升’的良好态势。”利社会表示,阳江全市多所学校、幼儿园食堂食材采购价格、冷冻食材采购占比明显下降,大米采购质量、肉类食材采购占比、食材采购总占比明显提升,学生家长满意度大幅提升。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11日 第0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