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苏婷)近日,彭丽媛在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专访时表示,女童和妇女教育是一项很崇高也很重要的事业。促进女性享有和男性同等的实现自身发展潜力的机会,是促进社会发展、推动性别平等、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作用十分重要。我将履行好特使职责,支持教科文组织促进世界女童和妇女教育,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014年12月,彭丽媛接受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邀请,担任“春蕾计划促进女童教育特使”。此前,她已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2015年9月27日,彭丽媛出席联合国总部举办的有关教育的高级别活动并发表英文演讲时,专门介绍说,“春蕾计划”已经帮助300万女童重返校园,其中许多人读完大学、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她表示愿意尽所能帮助更多孩子尤其是女童接受良好教育。
由全国妇联倡导、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实施的女童助学公益项目——“春蕾计划”,自1989年启动至今已累计捐建春蕾学校1489所,资助春蕾女童345万人次,对52.3万人次女童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编写发放护蕾手册150万套。沐浴着春风,一大批自强自立的春蕾女童成长成才——
广西融水的凤桂鲜出生在“女不读书”的红瑶族,在春蕾计划的帮助下,她和村里十余名女童成为全村有史以来第一批上学的女孩子。2000年毕业后,她回到家乡,成为全县第一位红瑶女教师。此后,她的同学陆续成为当地红瑶族妇女第一个医生、第一个军人、第一个企业家等,大部分同学成为当地红瑶妇女中的第一批知识女性。
江西的肖娇家境贫寒,在“春蕾计划”资助下完成高中学业,2012年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本科毕业时被保送北大法学院读研。
江苏的于国文自1997年接受“春蕾计划”资助,201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的梦想是当一名人民教师。她热爱公益,希望把别人曾经给予她的帮助再传递下去,回报社会。
北京市丰台区太子峪村党总支书记史丽丽出生在甘肃山村,家境贫寒,1997年进入北京和平里中学春蕾班读书。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到农村工作,如今已从一名大学生村官成长为村里的“一把手”,深得村民们的信任。
……
28年的辛勤耕耘,收获繁星满天。在“春蕾计划”的哺育下,数百万春蕾女童改变了命运,实现了梦想。春蕾计划促进女童教育特使彭丽媛曾经在演讲中提到,“希望所有的儿童,特别是女童都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就是我的中国梦。”黑龙江省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胡亮说,“我们春蕾女童所感受到的爱,是我们人生珍贵的财富,它比我们所经历的艰辛和奋斗更加刻骨铭心。因为这种爱,是这个时代的正能量,也铭记着这个时代的温暖记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