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敬德书院2017春季论坛开讲,名家名师建言古典诗词教育

用古典诗词培养现代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17-05-02 作者:康丽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古典诗词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期的“中国诗词大会”再次唤醒了沉潜在国人心底的诗意。然而,当下学校应如何开展古典诗词教育,如何以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核心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4月27日,正值孟子诞辰,以“古典诗词与家国情怀”为主题,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工委、海淀区教委、海淀区教育督导室与中国教师报共同主办的敬德书院2017春季论坛在京郊举行。本次论坛依旧采取传统书院教育的“会讲“形式,邀请文化学者、古典文学专家、中小学教师等各抒己见,共同为论坛主题建言。

今年94岁高龄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研究员何光荣应邀出席,深情回忆了自己回归传统文化研究的治学经历,他认为,“家国情怀是从人的心性上生发出来的,从人的善性上生发出来的,是从人的真情上生发出来的,如果我们把心、性、情这个三个字合在一起,研究古典诗词与家国情怀,就可以理解得很自然很深刻”。

“家国情怀首先是一种对天下的关心,一种担当精神,一种对人的尊重,一种人文主义,比国更大的是天下,天下最重要,人文最重要。”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方麟用一首首诗词表达出古人心中的家国情怀,展示出诗词歌赋中的家国意境。在他看来,如何培养大众的家国情怀,古典诗词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

“古典诗词是手段,家国情怀是目的。虽然目标很大,但我们必须去努力实现它。“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文武如此评价古典诗词与家国情怀之间的关系。但他也提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中小学古典诗词教学开展多年,但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点从大一新生的表现就能看出,“他们只知道几首课本里提到的诗词,说一些近乎标准答案的看法”。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天池看来,古典诗词与家国情怀能够发生联系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时间和阅读量。他认为,如果学校一个学期只是讲几首李白、杜甫、王之涣的诗词,显然不能起到培养家国情怀的目的。“这需要学生在长期的时间积累中培养起对诗词的兴趣,然后去进行系统的自我学习,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最终爱上诗词。” 于天池回忆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名家、大家能够伏下身子,去给中小学生编一些诗词普及读本,由此带给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互联网时代、快阅读、碎片阅读越来越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开展古典诗词教学,成为与会者特别关注的话题。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古典诗词的时代,不是所有的学生未来都会赋诗。”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何杰说。作为一名教高三毕业班的语文教师,他认为,落实古典诗词教学的“秘诀”,就是让古人的生命体验与学生的自我生命体验相联系。

何杰并不讳言中小学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是重感觉,轻理性,一些教师在评价诗词时,多用感性词汇,少用理性语言,盲目照搬古人概念,更不考虑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知;然后是重讲诗人,轻讲诗句,一些教师讲起诗人来头头是道,但讲起诗词来就是浅尝辄止,导致学生只满足于表面的解析,很难有深入的体验。”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昌盛深有同感,学生在情感上跟古典诗词并不亲近,这位90后教师就与其他两位同事开设古典诗词写作课程,分别教授律诗、古风和填词。因为有才又长得帅,学生也称他们为“三帅老师”。在“三帅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听一曲古筝,学写一首古词,甚至吟唱一首古诗,更深入地感受到古典诗词语言的魅力,体会到运用雅言的快乐,学会一种文雅凝练的表达方式。

虽然是带着镣铐跳舞,但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带给人丰富的感受和灵魂的触动,是众所周知的。“我们坚持开展古典诗词教学,通过古典诗词去理解古代人的思维方式,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强化我们民族的根,增强我们的家国情怀,培养我们一种做人的姿态,这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何杰说。

“古典诗词多姿多彩,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内核就是‘家国情怀’,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古典诗词教育,涵养教师的仁爱之心,培养现代学生的道德品行,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在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颍惠看来,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敬德书院的原因,作为一个致力于传播、研究、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书院,就是在大力推进诗词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读诗会,培养教师的诗词阅读广度;通过诗词联创作课程,培养教师的诗词创作能力;通过与中华诗词研究院专家的合作,培养教师的诗词感受能力。诗词教育,已经成为敬德书院教学培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据了解,敬德书院本年度将陆续举行一系列以精品、高端、公益为特色的文化论坛,邀请名家名师和各界人士,共同为传统文化教育贡献力量。(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康丽)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