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角角落落

江苏师大:用节气串起大学美好记忆

发布时间:2018-04-05 作者:记者 李大林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本报南京4月4日讯(记者 李大林)“清明时节雨,万物生长时,师大学子们也该伸展腰身,在宝贵时光里耕耘吧!”4月4日,一条名为“细雨烟火寻春去”的微信推送到江苏师范大学师生的手机上,诗意的文字、动听的朗读,配上精致的照片,记录着校园中的光阴故事。每个节气来临,江苏师大师生都能收到这样的礼物。一年多来,在“江苏师范大学报”微信公众号上,定制版“师大·二十四节气”引起师生广泛关注,纷纷点击、转发、收藏。

自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创作对象。如何将其有机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师大·二十四节气”栏目总策划、江苏师大党委宣传部部长孟昭学给出的答案是——把二十四节气与校园文化和师生学习生活相结合,作为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让学生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宣传部教师王月军负责“师大·二十四节气”的配图。为捕捉每个节气背后的校园故事,一年四季,不论寒暑,他都会7点30分前到校,在校园里“寻觅”半小时再去办公室。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门口有一块名为“足迹”的大石头。小雪节气前,王月军凌晨5点便起床赶去那里,在石头旁的一簇蓝色小花前守候,只为等到太阳初升时霜花裹挟花叶时晶莹剔透的模样。

王月军说:“我每天都要背着相机走一遍校园,从植物到行人到公告栏,我都特别关注。遇到感兴趣的内容,我会及时记下相关信息,以便跟踪拍摄。”

因为观察深入,王月军的照片中有许多故事:文学院老教授赵兴勤对学生如孙子孙女般和蔼耐心,学生志愿者自发组队去敬老院陪伴老人,后勤园丁冬季给树木包裹保护膜、清明前后去玉泉河畔播撒花种……

“惊雷一笑露春光”“南国复苏赏花人”“我辈踏羽游青云”……“师大·二十四节气”佳句迭出,其背后是该校大学生通讯社创意星空团队的辛勤笔耕。文学院学生李海婧每次写作前都要收集许多资料,并认真整理,最后用富有逻辑的线索将文章串联起来。在她眼中,二十四节气承载的许多习俗都是传统文化不应被忽视的内容。

江苏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岑红说:“时代在变,但是文化传承的内核没有改变。从传统纸媒到微信,从农耕物候到校园内外,‘师大·二十四节气’用富有温度和感情的图文,在繁忙的信息时代营造了一片纯净天地,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的角角落落、滋润学子心田。”

《中国教育报》2018年04月05日第1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