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杨海燕:海燕往北飞,圆梦西海固

发布时间:2018-05-1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8新时代教师风采⑮

  杨海燕,福建平潭人,中共党员,晋江市毓英中学音乐教师。她是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副秘书长、福建省合唱协会会员、福建省第十七批援宁支教队队员,一个热爱自己专业的知性而又自信的70后性格开朗大气的海岛姑娘。
  这枚标准的南方妹子,却有着一颗北方“汉子”的心。她舍家别子,毅然决然地来到了作家张承志笔下的“西海固”——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中学,开始了她苦但甜着的志愿支教生活。
  “这是我的圆梦行动。支教是爱的奉献,也是接受教育的好机会,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作为一名党员,一位中学骨干教师,她深知自己身上应当承担的那份责任与使命。2015年5月,为响应上级组织的号召,她主动申请赴宁夏支教。当她把赴宁夏支教的想法告诉家人、同事时,却遇到家庭的阻力和同事的不解。
  杨老师是福州人,工作在晋江,先生工作在福州,婚后生活长期演绎着晋江与福州的“双城记”。她的身体也一直不好,心率不齐伴有杂音。何况还有最令她放心不下的儿子,小家伙长期跟随她在晋江求学,现在正值就读小学毕业班的关键时期。
  面对阻力和不解,她一度犹豫。“但支教工作对于我的年龄来说,这次应该是唯一一次参加西部的开发建设、展现自身风采、体现生命价值的难得机会,宁夏支教的经历将会是我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党员,服从组织工作的需要是我在党旗下的誓言。”。
  最终,她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她先生主动放下手头工作,来到晋江代替她履行一位母亲照顾儿子的责任。
  她顺利通过层层选拔和培训,于2015年9月1日,一个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来到了固原市原州区三营中学,成为一名美丽而光荣的西部支教志愿者。
  尽管书本上关于“苦瘠甲天下”的描述和前几批支教老师的介绍,让她对西部地区的艰苦有了一定的“免疫”,但当开始在原州三营镇生活、工作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困难,远比想象大得多。
  杨海燕老师支教的三营,是一个人口3.5万的回族乡镇,地表崎岖不平,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粗砺的风沙常年漫天卷扬,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到三营一段时间后,三名支教老师都表现出严重水土不服症状,拉肚子,牙龈肿痛,手指、手掌皲裂脱皮,还有流鼻血,他们几乎每天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清理掉鼻腔内淤结的血块。干燥、缺水、阳光灼人、风如刀割,当地又麻又辣的清真口味,一时间让人有些吃不消,三位老师体重严重下降。
  越是困难,越能锤炼人。只有身心都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才能谈得上成为一名合格的支教志愿者、一名真正的三营人。杨海燕老师和支教队友们开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她购买食材,支起炉灶,为队友们烹饪清淡适口的饭菜;积极主动地融入学校师生、家长和当地百姓中,与他们沟通交流,逐渐适应当地的语言、了解民族风俗习惯、广泛搜集教学资料……
  “我也想家,尤其是想儿子。”杨海燕老师笑着说,每当在手机里看到儿子的模样,听见他稚嫩的声音,自己既感到安慰又充满力量,因为“他会给我喊‘加油’鼓励!”
  在三营中学,杨海燕老师担任初一年级段16个班级的音乐教学和校艺术团指导工作,还承担着指导青年教师的任务,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校的音乐教学带来崭新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她利用课余时间教学生们唱民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孩子们很可爱,再大的贫苦也阻挡不了他们的笑容。在三营中学,缺衣少书的孩子们是那样的淳朴、乐观,眼神是那么的清澈、透亮。“面对他们的笑容,我有时都为自己对苦的感受,觉得矫情。”杨海燕老师动情地说,“不过,当你面对他们低落的表情和黯然的眼泪时,那种痛绝对真实,发自肺腑。”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他们普遍表达了到沿海发达地区念大学深造的愿望。在这里虽然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免费向学生供应营养餐,但家庭普遍多子化,每学期大几十元的教辅材料费,一些家庭还是负担不起,因家庭困难,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孩子不能如愿升上高中。
  学生强烈的求学愿望和家庭贫困的强烈反差深深触动着杨海燕和支教队友们。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她和队友们走访了周边三个镇十几个村庄,家访了几十个困难学生家庭,并用自己的生活费为这些家庭购买了一些急需的物品,献爱心送温暖。
  为了发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并且帮助这些处于贫困中的家庭,杨海燕老师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燕往北飞”,将走访中拍摄的数百张的照片作精心选择,并辅以文字,制作成一则则图文并茂的微信文章,通过公众号进行推送,倡议社会力量助学扶困。她和队友们通过朋友圈和各自学校,用扶贫捐赠等方式筹集了图书、棉衣和现金,为三营中学创建了扶贫助学基金。发起倡议对口帮扶三营中学三个年段89位贫困生,解决他们的教辅费用和继续升学的学费问题,还向社会筹集到价值5万多元的图书建设了三营中学的班班图书角。
  一年的时间转眼就快要过去。与回族学生的情谊,与三营同事们的情谊,与音乐组指导帮扶的青年教师的师徒情谊都难以割舍,孩子们说:杨老师,海燕妈妈,我们是您亲生的……孩子与同事都深情挽留,多帮他们一年。2016年5月21日,在向两省教育厅领导汇报完一年支教的工作后,她果断做出决定,主动请缨继续报名第十八批的支教,并申请再回到三营中学,用她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把三营的艺术组和社团能再带上个新的台阶。
  用有限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这是杨海燕老师的圆梦心声,也终将成为她的人生华彩。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