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在深度合作中全面协同发展

www.jyb.cn 2016年02月22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校地合作可以推动校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有利于大学与城市共赢发展。为深化校地合作,学校必须精准定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校地合作是学校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

  1.凝练办学特色的重要凭借

  办学特色的凝练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对于省部共建地方高校,鲜明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西南科技大学将校地合作、产学研联合办学作为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办学特色凝练的重要法宝,充分发挥合作办学的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用”四结合的合作办学新机制、新思路,形成了“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办学特色,这一鲜明的办学特色凸显出校地合作的丰富内涵,引领学校在智力、人才、物资条件、信息等方面全面共享,有效构建了区域产学研结合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与高质量育人平台,成功探索出开放办学的制度理论与方法体系,积极开拓出学校与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的长效路径。

  2.寻求办学支持的关键资源

  省部共建地方高校要想在国家高等教育非均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抢得先机,就要始终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成为地方经济建设中坚力量,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赢得中央、地方以及社会各界的多元支持,获得比其他高校更多的比较优势。西南科技大学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所省部共建高校和省局共建高校(四川省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充分发挥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中的特色和优势,立足中国(绵阳)科技城,在服务中求支持,得到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四川省以及绵阳市在人才培养、学位点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工程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校地合作成为学校寻求办学关键资源的重要渠道。

  3.实现内涵发展的强力抓手

  优秀的高水平大学无不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着良性互动,省部共建地方高校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更需要加强与地方合作,依托地方所拥有的物资、服务等领域的强大资源,获得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必备的公共科研服务平台,有效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西南科技大学坚持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与地方在师资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协同发展,有效提升了学校办学实力。

  以办学体制特色引领校地深度合作

  “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办学体制特色,是西南科技大学常年以来在与地方合作和自身改革发展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曾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体制特色可以简要表述为:中央部(局)、省、市共建,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等董事单位参与联合办学,通过整合、共享区域教育科技资源,构建现代开放式教育与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实现区域科教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学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升。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办学体制可分为四大运行机制。

  1.建立董事会办学管理体制

  学校成立了校地合作办学的董事会体制平台,董事会由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组成,目前有49家成员单位,董事长由分管教育的副省长但任,副董事长由省教育厅长、省国防科工办主任、绵阳市市长以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长虹集团等单位负责人和学校主要领导担任。董事单位之间提倡开放共享和民主共商的办学原则,共同制订共建与联合办学章程,成立执行委员会,组织协调各方共建与联合办学的具体事项。通过这一管理体制,联合办学董事单位的潜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供需结合、优势互补,增强了学科专业发展的活力,构建了人才联合培养的新模式。

  2.构建人才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基于产学研各方高层次人才的学科分布和工作任务的实际,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互聘人才,学科互补、协调统筹”的原则,成立各方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统筹考虑互聘人才,使共建各方学科资源互补、互惠共享,既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又调动各共建单位的积极性,形成了产学研人才资源合作共享的运行机制。此外,学校与政府机构和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在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3.共育共建实践实训基地

  学校遵循“产权明晰、共建共管,资源优化、特色鲜明”思路,根据产学研共建单位的科研设备和生产设备的实际,做到大型实验系统不重复建设,尽量优化配置设备资源,保持实践基地特色鲜明,满足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的要求,形成产学研合作建设高效益实践基地的共享共育平台运行机制。学校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集团等单位联合共建共享实验室16个,总资产达2亿元。

  4.打造科技产业合作联盟

  为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建立“学术交流、联合攻关,成果共享、技术共用”的合作科研运行机制,即在科技项目立项或委托研究前,以提出课题的单位牵头组织项目研讨和交流,并以协议形式正式立项或委托开展攻关研究,所得成果和技术归相关研究人员共享,并无偿提供共建单位使用,由此打造科技产业合作联盟。近年来,学校承担近2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与董事单位联合申报和合作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重大攻关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精准定位,挖掘独特优势

  西南科技大学身处中国唯一国家级科技城——四川绵阳市,学校的发展壮大与国家大力建设绵阳科技城密不可分。学校不断明确自身角色定位,紧紧抓住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战略契机,积极主动将自身建设融入绵阳科技城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品研发、科技和政策咨询服务等方面为绵阳科技城建设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

  1.学科专业建设主动对接绵阳科技城建设,努力提供人才支撑

  《国务院关于建设绵阳科技城有关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中指出:“适度超前发展教育,集中力量、联合当地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办好西南科技大学,培养建设绵阳科技城所需人才。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精细化工、光机电一体化、环保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西南科技大学根据《批复》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及绵阳和四川经济建设需求,先后两次对院系和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初步形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控制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和生物学等优势学科群,加大了工商管理、经济学和法学的学科建设力度,力求适应科技城建设中优先发展的产业集群的需要。自2001年以来,学校为绵阳科技城建设输送各类人才1万余名。

  2.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努力为绵阳科技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积极参与绵阳市“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为科技城建设重要部署提供咨询和决策论证。学校与长虹、九洲等20余家大中型企业在高新技术攻关、新型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及专利发明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同时积极承担绵阳企业技改和人员培训工作。近5年来,学校选派专家、教授200多人次参与绵阳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先后选派30余名干部到绵阳县区挂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校还与绵阳下辖县市区建立了广泛的校地合作和科技扶贫机制,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作用,努力为绵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创建平台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四川实施“两个跨越”、推动“三大发展战略”要求,基于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军民融合战略需求,在“以校为主,市校共建”体制下,大力开展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学科群与产业集群不断融合,实现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良性互动,着力构建科技成果孵化、产学研对接、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成果推广取得显著成绩,创造经济效益近20亿元,为绵阳科技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通过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校地合作深度发展过程中,学校自身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一是实现了学校专业建设服务面由过去单一面向建材变为既兼顾行业又服务地方,新增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形成了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术环境。二是从联合办学董事单位聘请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著名专家400余人担任学校教授、副教授,建立了一支以校本部教师为主,办学单位的高科技专家为辅,教学、科研、生产实践充分融合的新型师资队伍。三是建立了以校园内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基础,办学董事单位的相关实验室、车间(工厂)和研究所为补充或延展的实践教学和科技研究网络。四是通过与联合办学董事单位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既提高了年轻教师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科研水平,又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学校成为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过程中受益最多、成效最大的单位之一。

  坚持需求导向,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

  1.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学校将深入实施四川省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体制改革,充分利用中国科技城建设战略机遇和学校董事会平台,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进一步总结和深化“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经验,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多方位合作,探索共建新模式和新领域,为中国科技城建设和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开发做出更大贡献。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基础,瞄准前沿,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本科生大类培养体系,发挥“共建与区域产学研合作办学”优势,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卓越计划+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推进“双导师制”和“产业教授”计划。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努力为地方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复合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3.提升学术科技创新能力

  学校将建立学术科技特区,健全学科科研创新体系。努力构筑特色鲜明、重点突出、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构建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平台。制定特殊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实施特色科研和重点研究提升计划,打造学术高地,形成学术高峰。结合中国科技城建设需要,融合在川在绵科研院所的力量,催生学科内生动力与助推“引擎”活力,加强科技联合和学科交叉渗透。整合学校与军工单位优势资源,建立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军地人才培养、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及成果推广、军民融合体制政策研究方面开展工作。

  4.加快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将进一步发挥省、市、校共同推进和联动优势,创新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军民融合特色科技园。推动科技成果入园孵化,切实把大学科技园建成师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基地。同时,强化科研成果的培育、转化和管理,把科研成果优势与地方经济主体紧密结合,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技术成果和科技企业,积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作者:西南科技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