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 本期关注> 正文

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最新脉动

www.jyb.cn 2016年02月22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资源,推动省部共建地方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当前,省部共建高校在深化校地合作,促进与地方的共建、共研、共享、共赢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本期特别约请浙江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六所高校,就校地合作的有关思考和实践撰文,以引导省部共建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与价值实现,加强与地方的互动质量和紧密程度,提高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其根本价值最终都归结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上。校地合作是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开展校地合作,有利于发挥学校人才、信息、智力、科研优势,将学校优势直接转化为区域优势;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社会需求,通过自身改革,优化办学目标和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通过校地合作,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地方政府又在财力和政策上给予高校大力支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校地合作的工作成效如何,体现了高校与地方的互动质量和紧密程度,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价值实现,体现了高校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与发展潜质。

  发挥省属高校“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

  浙江工业大学按照“区域特色、全国一流”的办学定位,“立足浙江、服务发展”的办学使命,“奋发有为、示范引领”的办学担当,“以浙江精神办学,与区域经济互动”,将深化校地合作作为突破口,不断提升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积极发挥省属高校“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增进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学科专业与地方战略新兴产业的契合度、人才智力支撑与服务社会的贡献度,有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1.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全面战略合作,架起校地合作的桥梁

  积极与省内各地级市,以及县、市(区)政府部门进行座谈、互访,就加强校地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进行深入交流。三年来,学校与13个县、市(区)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科技、人才和智力合作,基本建立起了辐射省内11个地级市的校地合作关系网。与已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地方政府设立校地合作工作机构,成立全面合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校地全面合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机制和合作进展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将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确保合作项目的落地和实施。积极组织推动与义乌市、温州市、舟山市的全面合作。结合学校优势和特点,以项目落地和平台共建为抓手,创新合作模式,围绕“海洋战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金融改革试点”,努力在科技成果转移、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智力支撑等方面寻求合作突破。与义乌市共同组建浙江工业大学研究院与浙工大义乌科学技术研究院,双方以市场化运作、项目化管理为指导,加强校地科技、人才和智力合作,开辟了一条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校地合作新模式。在龙游设立浙江工业大学龙游研究院,为龙游县乃至衢州地区的产业经济转型提供智力支撑。紧密联系杭州市政府,积极与杭州市西湖区、下城区、江干区进行联络合作,力求校地合作办实事、见实效。

  2.围绕国家区域重大需求建立三级协同创新体系,不断提升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

  自2012年教育部“2011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尤其是2013年4月,学校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入选国家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来,学校着力建立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校解决社会经济重大问题的能力为核心、以构建创新协同运行机制为保障、以承担重大科研任务为纽带、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国家、省、校三级协同创新体系。目前,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已到位建设经费1.2亿元,其中教育部经费资助6000万元、省教育厅配套经费资助6000万元,中心紧紧围绕现代制药模式构建、药物大品种改造、独立药学检测实验室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四个重大任务,稳步推进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的提升。继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浙江省和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后,高端激光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和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先后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和第三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并获每个中心500万元的建设经费支持。学校先后出台《浙江工业大学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和《浙江工业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实施细则(试行)》,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通过顶层设计、自由申报、专家论证以及学校决策,确定了5个2014年度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并启动了2015年度的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学校已初步构建了以长三角绿色制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为标杆、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5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为基础的三级协同创新体系,大大增强了围绕国家区域重大需求、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3.对接地方经济技术需求,着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为进一步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学校成立工业研究院,大力推进地方实体研究院和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将地方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成效纳入学院科研绩效考评范畴,打造技术经纪人和工程技术开发两支专职队伍,构建具有浙工大特色的工业研究院成果转化体系。学校出台《浙江工业大学地方实体研究院管理暂行办法》和《浙江工业大学成果处置办法》,加强地方研究院管理,明晰成果评估、转移转化流程并对获益比例做了明确规定。目前,学校已建有湖州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研究院、义乌科学技术研究院、上虞研究院、宁海海洋技术研究院、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杭州研究院、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德清研究园、浙江省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湖州研究院等7个地方实体研究院,组建了一支地方实体研究院运行团队,开展了大量科技对接活动,承接了一批地方主导产业、骨干企业的委托科研项目,依托学科引进优势科研团队到研究院开展科研攻关。地方实体研究院大部分以注册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的形式,进行实体化、社会化运行。地方研究院(园)根据自身发展定位设置下属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研发中心,学校选派或组建新的创新团队入驻下属科研机构开展研究,各创新团队可以团队集体创建科技公司的形式实施成果转化。创新团队所承担的项目、取得的成果等科研业绩可享受学校同等待遇认定。

  4.积极推进人文社科研究国际化和智库工作,助力提增软实力

  为进一步全面拓展文科社会服务渠道,扩大文科各类各层次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尤其是国际化科研水平的引领,学校近几年进行了有效尝试,使得文科专家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显现。学校的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创业、中小企业和区域发展司开展合作研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参与交流。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上,中小企业研究院联合几家单位共同发布了《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14)》。学校还积极推进智库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研究的针对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2年以来,各类应约稿件及批示共计30余项,其中国家级批示3件,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十三五”期间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对创新驱动能力的催化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坚持“立足浙江、服务发展”的办学使命,以协同创新为抓手,紧扣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脉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浙江的产业集聚区、高新园区,进一步强化与地方的全面战略合作,着力打造“绿色化工”“先进制造”“信息经济”三大学科群,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家、省、学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共建10-12个特色鲜明的地方实体研究院,建立技术转移中心50个,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对创新驱动能力的催化,成为提升浙江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为新常态下的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两富”“两美”浙江作出持续贡献。

  1.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建立校地新型关系

  对接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模式改革,积极推动理顺举办者与办学者的关系,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学校发展委员会(理事会),探索社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机制。借鉴部属高校、共建院校的有益办学经验,完善省部共建体制和对口支持机制。

  2.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筑实校地合作基础

  以办学空间的扩展为契机,科学定位各校区的主体功能,打造依托校区的创意创新创业高地。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浙江省支撑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和新型智库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做强优势特色工科类学科,做精做优理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推动信息经济、“互联网+”等新兴、交叉学科建设,推进工科与理科、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融合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综合性学科布局与结构。构建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分层培育,重点突破,积极创建世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国内高水平学科,打造优势学科(群)创新平台,显著增强解决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的学科基础。

  3.构建科研创新体系,增强科技服务能力

  进一步建设好国家、省、学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多学科汇聚融合,推动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互联互通,构建原始创新、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协同机制。有效整合校内外的创新资源,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允许采用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转移转化科研成果,所得收入按一定比例自主分配,加大对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

  4.构建新型社会服务体系,提升社会贡献度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紧密结合国家、区域重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立以工业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新型智库为主要载体,以大学科技园、校办产业、继续教育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服务体系,不断增强服务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和贡献度。出台《浙江工业大学“2011特区”建设实施意见》,建设学术特区,完善科研组织与评价,建立成果(平台)共享机制,创新地方研究院(园)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健全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协议归属,保障协同各方的利益与权益。

  5.加强目标责任制考评,切实推进校地合作

  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转型的平台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地方实体研究院、智库等)、重大项目(服务区域经济和企业的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等纳入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在中层干部聘任前予以明确,在中层干部聘任结束后签订实施,并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岗位聘任工作中。建立与目标任务关联的高级岗位配置机制,建立完善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的财务分配制度,推进校地合作重大任务的实现。

  不断提升校地合作工作的水平与层次

  做好高校的校地合作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思考和着力实践。一是要进一步树立开放办学意识,把学校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服务社会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去,增强学校事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合作办学意识,通过社会服务,广泛吸纳社会优质资源,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升学科专业与地方战略新兴产业的契合度。三是要进一步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密切关注地方发展需求,着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增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度。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目标和战略,在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驱动战略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校地合作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在政策支持和运行机制方面作出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在政策上更加凸显需求导向。国家在学科专业设置、学位点申报调整政策中,充分考虑国家产业发展态势和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增强省级统筹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在考核评价上更加突出贡献和业绩导向。政府的办学经费拨付、科研项目设置与配置,应充分与高校的社会贡献度挂钩,引入第三方评价,对高校的社会贡献度进行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建立完善工作交流机制,加强对共性问题、关键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不断提升校地合作工作的水平与层次。加大对高校开展校地合作工作的具体指导与帮扶,尤其是在平台建设、学位点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高校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浙江工业大学】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杨亚辉 }

教育信息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细览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