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班级因交流而凝聚

发布时间:2017-06-07 作者:□ 丁柏恩 来源:中国教师报

新班级刚成立时,学生之间大多相互不熟悉,而且大多数学生会感到孤独无依。这种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是“原子化”生存,整个班级必然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

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除了传达学校的指令,很少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同学之间面孔彼此熟悉了,但心理上依然是陌生的,每个人还是逃不出孤独无力的困境。

许多人不理解学生为什么喜欢玩一些网络游戏,因为游戏里可以与朋友们并肩作战,角色虽然虚拟,但队友之间的交流和默契却实实在在。一旦学生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没有朋友可以交流,他们自然会通过网络等途径消除自己的孤独感。所以,班主任无论是站在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还是站在联结所有学生、形成强有力班集体的角度,想办法促进学生的心理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在班级中与同学的交往程度,决定着他们能否交到一般朋友、好朋友。只要他们能交到好朋友,在班里就不会孤单。要是能交到知己,那简直是身心合体、一人两力无所畏惧了。

学生之间心理上的沟通,首要的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风气。在这种氛围中,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和价值,每个学生也都能敞开心扉。比如有几个男生,一年中,我与他们每个人的谈话次数都有数十次之多,即便如此,我仍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放大到让其他同学发现并记住的程度。

这种班级氛围与画画的底色一样,能使整个班集体呈现出暖暖的色调。对每个学生都不放弃、不忽视。

除了日常交往,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加强沟通交流。比如我开展了这样的活动:“开学第一课——分享”“主题班会:说出我的理想”“主题班会:认识我自己”“周末作业:我为爸妈做个菜,把爱说出来”“夸夸我同学”……开展这些交流活动,学生们敞开心灵,展示自己、了解同学,让彼此之间不再陌生。

除了主题班会的交流,班级文体活动的展示更能展现学生的美。美好的东西最容易打动心灵,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书法、绘画、唱歌、体育运动等比赛,或者带学生去敬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有艺术美又有心灵美。

除此之外,每到学期末,我都会请每个学生写一写“我的这一年”。在学生的“这一年”,他们都郑重写下了想要感谢的同学的名字,这说明他们之间在心灵上有了沟通。这一年,没有一个学生在班级被孤立,被忽略,整个班级形成了一个整体。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藏南中心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06月07日第9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