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乡村学校学生不断减少,乡村教师流失严重;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对乡村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迈向纵深,乡村教师的“不适应感”进一步增强。这些问题和挑战如果解决不好,势必制约乡村教育健康发展,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化进程和教育公平。基于这样的认识,甘肃省平凉市教育局借助外部科研力量,研究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制定并实施了针对平凉市村小教师实际需求的“定制培训”。
准确定位,明确培训框架
为确保培训方案具有针对性,相关部门采用问卷、访谈和现场视察等方法,对平凉市村小的教育教学基本状况、教师培训需求进行调研。综合各方需求确定了村小校长、教师培训的实施框架:认同感培训,以初步改善校长、教师的精神状态为基本目标,通过相应的团队建设活动、自我探索、职业成长规划等课程,通过优秀校长、教师现身说法和行动示范,唤醒其职业价值感、认同感;通识培训,包括情绪管理、沟通艺术、教育创新和“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专项培训,对不同受训主体进行专业能力和素养培训。校长层面有领导力、学校内涵提升与文化构建、教师团队文化营造的理念与策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培训,教师层面有系统推广阅读方法指导、科学课教学优秀案例示范、课程整合培训、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依据诉求,规划培训课程
在问卷调查中,有超过六成的校长和教师认为,“阅读能力”“课程整合”和“信息技术”对乡村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渴望接受“教授读书方法、阅读习惯培养、课程整合能力和会用网络资源”的系统培训。
为此,“定制培训”的课程紧紧围绕助力村小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区域村小教师专业认同与专业能力进行设置。以专题讲座引导启迪教师的自我认识、自我成长;以主题《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和具体学校课程开设的成功经验为例,因地制宜,开发以儿童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以阅读“点灯人”为典型案例,做好乡村孩子的阅读工作。
学区校长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课程设置,注重把握课程改革方向,更新学区校长教育管理理念;注重典型学校办学经验介绍;注重全方位能力提升;注重动手操作,在参与体验中走进“创客”世界;注重创新特色课程,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村小青年校长课程领导力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注重提升其课程领导能力与乡土教育资源挖掘整合能力,通过沪江网学习平台体验教育资源共享;设置项目学习实践课程,拓展乡村学校领导视野。
参与体验,创新培训方法
在培训中,组织者引导培训者进行体验式学习。一是组建学习团队,按照学习者的特长及差异进行合理搭配,通过经验借鉴、协助合作和自主学习方式交流反思,从中获得经验;二是建立“学习—研究—行动”循环学习流程,使其成为获取新知、培养能力、解决问题的抓手;三是以参与体验式为主实施培训,综合运用讲授、案例研究、科教动态研讨、角色扮演、演讲、情景模拟、对话、小组讨论等方法,增强培训的体验性、互动性。
体验式培训突出参训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图在情感、行为和认知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参训者的能力。课程实施特别注重团队创建过程,在各种参与、竞争活动中形成团队的归宿感,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课程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不仅关注校长和教师生存环境的变化,更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提供多种参与机会,让参与者运用课程内容解决正经历的实际问题,并在与专家的交流互动中进行积极思考。
总结反思,力推教师成长
“定制培训”带给我们不少启示:一是构建“研训一体化”模式,创新教研方式,丰富教研活动。明确“研训”主题,聚焦教学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完善“研训”模式,实现教研与培训的有机融合;挖掘“研训”潜在资源,整合利用各层次的优质资源;开展“研训”活动,发挥教研的指导、服务和引领作用;搭建“研训”平台,确保研修数据互联互通;立足“研训”在基层,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二是凝练先进理念,促进村小内涵发展。通过有效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阅读推广点燃乡村学校的热情;通过生命成长教育理念激发教师对儿童的关爱;通过学科整合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课程;通过创客实践活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六力”齐发,深化村小内涵发展。激发内驱力,聚焦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学习力,加速学校内涵发展;加强研究力,挖掘学校发展潜力;促进创新力,突破学校发展瓶颈;增强领导力,拓展学校发展途径;提升执行力,成就学校内涵发展。
“定制培训”是平凉助推村小内涵发展的有益尝试,要真正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学校,需要我们不断更新培训观念,创新培训方式。从每一位村小校长和教师自身需求做起,一定能探索出属于平凉乡村学校内涵发展的成功之路,“小而优、小而美、小而特”的小规模学校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作者系甘肃省平凉市教科所所长)
《中国教师报》2017年06月07日第11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