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名师为何总上同一节课

发布时间:2017-06-14 作者:□ 黄 军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曾听过许多语文名师的课,有的课是现场听的,有的课通过视频观看。在向名师学习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无论是全国名师还是地方名师,总喜欢上固定的几节课,有的名师甚至一直上同一节课,而且所展示的课型比较单一,确实起不到真正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这让一线教师感到十分困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首先,从教材看,名师一般喜欢选思想内容深刻、条理特别清晰的课文,那些思想丰富、篇幅较长的课文很少能入名师的法眼。如此选择,主要原因恐怕是便于名师在课堂上展示。其次,名师上课基本都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类课文,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会得心应手,即使有小波折也会迎刃而解。再次,地方名师在选课时,大多会选择其他名师的课进行模仿教学,这样又多了一个雷同现象。还有一些名师认为,上过的课文便于自己准备、设计,既省事又有可借鉴的课例,就懒得尝试其他类型的课文教学了。

面对这些情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解决。

全方位展示不同类型的课。作为名师,应对所教教材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深刻解读每一篇课文,展示多种类型课文,而不能仅局限于一个小范围。展示课,展示的是名师的全面素养,名师应具有驾驭所有教材内容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更好地起到示范作用。

指定名师的上课内容。现在的名师课堂一般由名师自己选择教学内容,听课者依课而听,但有时并不适合听课教师的口味,也不一定是教师期待的课。在邀请名师上课前,可以在本区域内先调查教师共同的需求,再按照这一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与上课名师交流、讨论和研究后,确定教学内容。这样操作,会使大部分教师受益,因为听到了自己想听的课,解决了困惑已久的问题,收获会更大。另外,在这一过程中,名师能真正了解一线教师的渴求,也能使自己的课堂更贴近现实,更能发挥课堂的实际作用,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提供与名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名师上完展示课后,会就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理念、教学方法等向听课教师一一阐述,但教师与名师真正的交流很少,即使有也可能是名师回答一线教师提出的一两个问题,只是单向性的指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交流需要主题,需要自由的气氛,需要平等的对话,更需要真诚与深刻,所以要多为听课教师提供与名师交流的机会,那样学习效果会更明显。

课后与名师一起写反思。作为执教者,名师上完课后就应写反思,而且这时的反思要符合地域特点和学生实际,写完后要与听课者交流。同样,听课教师也要写听后反思,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或困惑。写好后,最好能与名师一起讨论,找寻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尝试。此外,要创造机会与名师同台上课,创建名师交流群,定期开展主题论文交流等,这些做法都能很好地提高教师素养。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06月14日第3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