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督学听课要有“大视角”

发布时间:2017-08-16 作者:□梁 好 来源:中国教师报

督政、督学、监测是教育督导的三大职能,督学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职能之一,对引导学校内涵发展、强化学校质量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县区责任督学的重要工作任务。

一般而言,县区承担督学任务的多半是教育科研人员,深入课堂观课议课是其看家本领。而督导活动较之纯粹的教研活动也具有更加宽泛、更加丰富的内涵。因此,督学到校听课,准确定位自身的督学身份,从单一传统的“学科教学本位”中走出来,建立全面系统的“大听课观”尤为重要。通过观课议课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捕捉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对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给出准确的诊断,提出合理化建议,督促学校积极改进,引导学校稳步发展是督学职责所在,也是督学听课不同于学科专家的关键要素。那么,督学如何确立“大听课观”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立足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总纲领”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指导学校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指导性文件。

督学到校督导,一方面是督政,即督查学校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一方面是督学,即考察学校的教育教学实施行为。无论是督政还是督学,都需要全面宏观考察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都要把党的教育方针作为观课议课的总纲领,要重点考核学校是否开齐开足课程,是否坚持立德树人,是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方向。例如,一次教育督导到班级听课过程中,发现班级的课程表有一节体育课打上了黑点,授课教师的名称与其他体育课不一致,且几个班级的课程表都有这样的现象。督学直觉感到,这所学校有可能存在“阴阳课程表”现象。果不其然,在与学生交谈中发现,标黑点的课程为语文、数学教师兼任的“自习课”,对此学生意见很大。在向学校反馈的环节中,督学及时指出这一问题,督促学校确立正确的育人观,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学校管理者深感羞愧,并迅速进行了整改。

    依据课改理念,科学评判“方法论”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每一学科都有每一学科的教育规律,都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方法论”,用文科的教育教学方法指导理科或许行不通。但是教育是相通的,学科教学不仅遵循学科教育规律,同时也遵循普适的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相同的“方法论”。诸如“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自主合作”等等,适用于所有学科。督学要以更加宏观的教学视野,更加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准确把握新课改精神与理念,着重考察教师的主体意识是否确立,主导地位是否体现,教学组织是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流畅,教学手段是否多样,教学评价是否到位等,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予以科学评判和指导。

    立体观测考查,全面分析“空间体”

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空间体,在这个空间体中,不可忽略却极易忽略的因素是环境,师生所处的环境对教育教学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一个温馨的教室里上课,师生都会感到惬意,相反在一个紧张压抑的环境中上课,也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督学听课评课不同于学科教研活动的重要方面在于,督学在听课过程中要对师生共同营造的空间体进行全方位审视,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本身,更要对教学环境进行督学视角的分析与指导。诸如班级文化氛围是否浓厚,标语口号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景观布置是否舒心,桌椅高度是否适合学生,等等,这些都应当是督学考察的范围,唯有此,督学听课评课才能跳出学科本位,给予学校更加系统的指导。

    切中问题关键,找准改进“风向标”

督学听课评课不是目的,目的是帮助学校找到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教育教学存在的缺失,进而指明教育管理改进的方向。因此,督学的听课评课应着重发现共性问题,不应局限于教师个体的教学。督学要跳出课堂,跳出学科,跳出个体,以更宏观的视野、更宽广的视角、更明确的导向为学校诊断把脉,找准改进的“风向标”。在听课评课结束后,督学不仅要对教师个体予以听课反馈,提出评课意见,还要在学校层面召开反馈会,提出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需要学校着力解决和努力改进的地方,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作,发挥督学的专业特长。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中国教师报》2017年08月16日第11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