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让好课成为一种信仰

发布时间:2017-12-06 作者:本报记者 孙和保 来源:中国教师报

从上海金山到江苏南通再到河南郑州,黑龙江省北安市和平小学已经连续三届选派教师参加课博会,并且每届都有教师上展示课。“我们在学习、吸纳其他省市学校课堂的优点与长处的同时,也为课博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北安市和平小学副校长回全红如是说。

事实也的确如此,12月1日下午,河南省郑州市伊河路小学二年级(4)班教室被围得水泄不通,一节古诗《雪》的多学科融合课,让观摩教师连连惊呼“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这个班级的孩子真幸福”……

这节“不一样”的课是北安市和平小学选送的,由语文、音乐、美术3个学科教师联合执教,他们打破学科边界,实现诗、歌、画的深度融合。只见课堂上,当其中一位教师上课时,其他两位教师成为小组的“学情观察员”,及时将收集到的信息反馈给上课教师,上课教师借助反馈信息及时掌握学情并做相应调整。原本45分钟的一节课,学生有朗读、吟唱、手工,有体验、有感悟,课堂容量无限丰富的同时,学生有了别样的成长。

北安市和平小学前后为课博会贡献了语文课《故乡的芦苇》、数学单元整合课《多边形的面积》。“力争每次都有改变与创新,我们追寻好课,也创造好课,好课已成为我们的信仰。”回全红说。

在本届课博会上,独立教师张平展示了一节二年级作文课《唤醒》,“老师,我有许多写作的想法,但就是写不出来,怎么办?”“希望张老师教我如何写作”,在课前的任务布置上,许多学生把困惑抛给了张平。想用一节课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或者写出一篇佳作,这不是张平能做到的,但她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望、闻、问、切把所看、所思、所悟写出来,“不分对错地写,让孩子我手写我心,进而唤醒孩子的写作欲望。”张平说。

这只是本届课博会众多展示课的缩影。

何为好课,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们也试图通过持续关注课堂,并以课博会的形式共同追问、探索、发现好课的共性与个性。我们欣喜地看到,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区域、学校都能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开发适合本土的课堂模式与经验,由课堂教学走向课堂育人。

四川遂州外国语小学校教师唐国翠执教的《植树问题》,以“正学、反学、合学、论坛展示”的“三学一论坛”为抓手,深度挖掘知识对学生未来成长的意义,真正实现为思维而教,为未来而教。

内蒙古集宁新世纪中学教师李冬梅的“三段四步”互助式教学模式,以模式创新激发课堂活力。在课堂教学中,让流程聚焦在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身上,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并让学习真正发生。

纵观整个课博会的106节展示课,有着太多的不同: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教材、不同课型,但不同中有着本质的相同,即对好课的追求。在众多不同中,也有着默契的相同,或者说是好课应有的姿态和趋势。

从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无小组,不学习”已经成为课堂的常态,小组学习成为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的有效抓手;从课堂的教学内容上,跨学科、多学科融合成为趋势,大单元教学、思维可视化让课堂丰盈、充实;从课堂学生的参与度上,学生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也成为课堂学习的“关键因素”……

好课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信仰,而发现好课,是每次课博会的初衷,也是我们的信仰。

《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06日第7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