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以为自己这个老师当得很得体,教育学生很有一套。同行称道,学生信服,家长赞许。可今天我才意识到,有时学生比我更懂得教育的艺术,比我更像“老师”。
近日学校临时召开办公会议,我无法抽身去教室上写字课。于是,我请学生李姝彤和马迎瑞当一回小老师。我只交代了练习的内容,没来得及说得更具体。短会结束后,我急忙向教室跑去。我非常担心孩子们吵闹,甚至会闹出什么事端来。可是走到教室门口,我却有点喜出望外,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在埋头写字,那么认真专注,好像并不在意我的出现,就连几个平时“不安分”的学生也在专心致志地书写。这群孩子今天怎么了,我心里嘀咕着。没多久,大部分学生写完了练习,一个个给我批阅。哇!真是赏心悦目。那些字格外端正,格外清秀,可以看出他们是用心写的。我给的红圈圈也多了。但我一直纳闷:今天他们到底怎么啦?
下课后,我找来两位“小老师”,表扬她们的同时也准备向她们取取经。她们自豪地扬起小脸,笑容灿烂得像阳光下刚刚绽放的花朵。“一开始,有同学讲话,我们就进行夺红花比赛,看哪一组得的红花最多。一下子教室变得格外安静!”“有的同学字写得很马虎,不漂亮,我们就走下去看,写得好的就奖一朵红花。这下大家都认真了!”
两个孩子眉飞色舞地讲着,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此时此刻的我,思绪飞扬,飘然千里……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简单的道理——激励。这不得不让我反思平时的一些做法,经常不自觉地板起面孔、摆起架子,课堂上不能有一点不和谐的杂音。告诫学生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应该如此,必须如何……这种教育正是所谓的“师道尊严”,而忽视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生命个体。这种教育方式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又那么摇摇欲坠。
新课程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为什么我们做起来却又相差甚远呢?我越发变得茫然,竟不知所云。
学生李姝彤和马迎瑞做得更像“老师”,她们不像我只是一味地批评责难,而是慷慨赞扬,加以奖励。她们没有像我那样随心所欲,胡乱地发发脾气,而是创设了民主、参与、竞争的管理氛围,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也许,两位“小老师”俩并不懂什么是教育的艺术,但她们了解同学们的心理,更关注同伴们的想法,她们是完完全全平等的。我突然明白了许多,也从她们身上学到了许多。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埠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31日第9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