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评论

为教师“减负”

发布时间:2018-03-14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两会开幕至今,教育话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围绕如何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代表委员们从维护教师地位、提高教师待遇、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各种建议和提案。这些教育“好声音”汇成一句强烈的呼唤,就是要为教师“减负”。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首先离不开一支高质量和有职业归属感、幸福感、荣誉感的教师队伍,最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素质健全、心态阳光的一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要打破那些制约教育发展的桎梏,首先要解放教育生产力。

近年来,为学生“减负”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除了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切实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也提到议事日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果不能首先为教师“减负”,为学生“减负”可能就是一句空话。

为教师“减负”,首先要真正创设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正如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本届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时激切所言,师道神圣,不可违反。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违反了师道,迟早是要受到惩罚的。家长和社会不尊重教师,最终承受这一教育恶果的,必然是我们的孩子。

为教师“减负”,需要建立相应的教育治理体系,健全保护教师的教育体制机制。出现了有违师德的个别事件,应该通过协商共治的办法解决,不能一味地将板子打在教师身上。当教师的合理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有专业机构或行业组织为教师撑腰。我们要正视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但也要警惕将教师形象“妖魔化”的不良倾向。教师个体与群体的成长,都需要良性、宽容、信任的社会舆论环境。

为教师“减负”,需要提供更多专业支持,帮助教师“强起来”。当前,中国教育正在经历着一系列标准化建设,在硬件标准化大力推进的同时,我们更呼唤“软件”的标准化,尤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要从国家层面建立一系列教师专业标准、准入制度及促使教师“达标”的援助措施,帮助每一位教师首先成为合格教师。要通过改革教师教育,既要关心教师职前4年的专业养成,又要支持教师职后40年的持续发展。

为教师“减负”,同时也意味着要正视教师合理化的需求。既要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又要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为教师解除从业的“后顾之忧”。职业属性决定了,即便是为教师“减负”,教师也必然是一个讲求奉献、需要更高道德素养和更多身心投入的职业。但这不意味着教师只能一味奉献、一味牺牲。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那种将教师过度“神圣化”的倾向,正视教师正常的生活需求,从职业身份、薪酬待遇、生活条件、社会保障等多方面让教师安心从教,也真正让这个职业散发出更多吸引力。

说到底,为教师“减负”,就是减轻教师职业所面临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外在负担,同时从精神、制度、专业及保障等方面给教师更多支撑,让教师乐教、善教,安心从教。唯其如此,教师才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14日第1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