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精心耕耘这亩田

——一所薄弱校的“翻身记”

发布时间:2018-03-21 作者:本报记者 康 丽 来源:中国教师报

“学校的变化,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成都市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卢玥从学校毕业又来到学校工作,感慨不已。以前的学校,破破烂烂,教师不愿待,学生嫌弃得很,新生都招不满,在武侯区是数得着的“倒数”;现在的学校,2015年成为成都市“新优质学校”,2016首次在教育督导综合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真正成为了家门口的“优质校”。

改变始于2013年4月,临危授命的田精耘来到这里,立下了“三年大变化,六年大发展,九年创一流”的军令状,教师们都以为是“吹牛皮”和“说大话”,但5年时间过去了,这些目标正在一个个变为现实。

“学校发展好不好,关键在人。当教师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当孩子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我们的教育怎么会不好?”与别人不同,田精耘的“以人为本”不仅是一句口号,更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人心齐了,才会把学校当成家

是学校,还是果园?这是记者走进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的第一疑问。

面积不大,却在甬道上遍植柚子树、橘子树、樱桃树、葡萄树、枣树……小小一个校园,数得着的果树就有10多种。

“学校的学生98%是农民的孩子,但没有几个人知道橘子是怎么结出来的。”之所以在学校种下这么多果树,田精耘的想法很简单,不仅给学校添一抹绿色,更要把教育搬出教室,让孩子在生活中亲身体会生命的可贵。

改变不止于此。学校在“雅园”修建了小桥和水质净化系统,养了锦鲤,桥两边是银杏树和金桂树,教学楼顶楼上的农业生态园区有水稻,有蔬菜,还有专门为教师辟出的休闲区,有盆景,有花卉,还装了一个秋千椅。

购置这些东西,肯定有教师会在私下里嘀嘀咕咕。“一般新来一个校长,自己就做主买买买了。”副校长王国繁说,但让他惊讶的是,田精耘设置教师观察员制度,要求凡是重大工程都要有教师观察员参加。

比如,购置果树、盆景开始变得前所未有的“烦琐”:第一步,学校领导、教师观察员、家长代表三方组团去花鸟虫鱼市场挑选;第二步,入选者在学校举行一场特别的“展销会”,果树、盆景全部编号标价;第三步,教师们现场砍价,大家心服口服。

“只有坦诚相见、互相信任,才能彼此认同。”田精耘不止一次这样说。

在今天的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教师观察员已经成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他们收集反馈意见,对学校重大事务进行全程监管。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民主选举年级主任,年级主任加入每周校级领导行政会……一系列公开、透明、人性化的制度,让教师少了猜疑,有了干劲。

“学校的重大决策不是来自某个领导的一句话,而是来自于教代会、工会。”数学教师刘贞福告诉记者。

“教师从内心开始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让王国繁特别感动的是,一次,校门口的一个奖牌掉了,教师黄志忠谁都没有说,默默找来工具把奖牌重新钉好。

“校长用他的激情,把我们从平庸的状态中拽了出来。”卢玥笑着告诉记者。

环境的变化潜移默化影响着学校的每一个人,孩子们在果树林中穿梭,在桂花树下读书,教师们自发建立各种运动群,练起乒乓球,研究起教学,大家的幸福指数前所未有地猛增。

“机投爱迪生”,让学校动起来

田精耘有一个绰号“机投爱迪生”。“机投”是因为学校地处机投镇,“爱迪生”则是因为田精耘拥有的11项国家专利。

但“机投爱迪生”初来学校就碰到一个“下马威”:当年有100多名初一新生没有来报到。

“不怪家长不让来,只怪学校本身不够好。”田精耘说。

每个人都在说“以人为本”,但这么简单的四个字在教育中如何落实?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些问题在我脑子里打转,最后落脚在三个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文明礼貌的习惯、阅读思考的习惯;三个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最终我们要实现三个目标: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做好好公民。”田精耘期待通过“课程——生活——体验”的方式,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三种习惯”“三种能力”“三种目标”的中国公民。

课程改革同年启动,英语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学科。“机投爱迪生”的英语扑克、英语魔方、英语麻将、英语围棋四大神器随即派上用场。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学英语,为什么英语课枯燥乏味,正是大量重复的机械性记忆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作为资深英语教师的他太明白,“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正是当初田精耘发明四大神器的原因。此前在其他学校的实践都证明,孩子们特别喜欢英语扑克、英语麻将,学习兴趣和效果都显著提升,词汇量比以前至少翻了一倍。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激发学生的兴趣,田精耘决定启动选课走班,根据英语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进行分层、选课、走班,同时分别在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设定几个英语课改实验班,每个班同时由两位英语教师进行分班教学,借此尽可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教师对个体学生的关注度。

“我们的课程实施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这才是真正重视学生成长,真正做‘眼里有人’的教育。”田精耘说。

为什么不全校推行课改,田精耘的理由很简单:不想利用校长的权力推行课改,而是让教师真正尝到课改的甜头,自愿改革。

八年级年级组长杨娟告诉记者,自己2013年休完产假回来,感觉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以生为主”“少讲精练”“分层走班”一连串的新名词,让她几乎赶不上步伐了。但一年的实践效果告诉她,课改实验班的孩子表现就是超乎想象得好。

因为英语课程改革的突出表现,2016年11月,学校从原来的机投中学更名为“成都市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并首次在武侯区教育督导综合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在英语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上,数学、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都开启了“选课走班”模式。今年9月,选课走班将在学校全面实施。

而在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上,学校更是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巨变,开设了40余门综合实践课,从英语“围棋”、心理辅导到书法、绘画、西餐制作,从现代礼仪、瑜伽、无人机到艺术剪纸、武术和音乐合唱等。

尤其是心理辅导课,考虑到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波动很大,田精耘专门引进美国中小学必修课《健康与幸福》,通过“心理和情绪、家庭和社交健康”“成长和营养”“个人健康和安全”“药物和疾病预防”“社区和环境健康”等内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引导。

但最受学生欢迎的莫过于“三园两区”育人课程。说是“三园两区”,就是把小小的学校分成几个小而精的区域,美其名曰“雅园”“智园”“百果园”“天台开放阅读区”“现代农业生态园区”。

“百果园”内种植的红橘、樱桃、柚子等40余株果树,教学楼天台“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种植的水稻、辣椒、小白菜等20余种农作物,全部采取班级认养形式,由各个班级负责植物的护理工作。在课堂上,生物教师会带领学生对每种植物一一介绍,美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观察写生,语文教师则带领学生在树下阅读写作。

每年丰收季,校园里就成了欢乐的海洋。师生们收获果实,互相赠送,有的甚至把果实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许多师生在采访中都提及了第一次收割水稻,第一次把水稻熬成粥的快乐,那叫一个香甜。

改革没有就此停止。在一些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大数据时,田精耘又打起了大数据的主意,还和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合作开办了“七中育才同步教学班”,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或许,这就是“机投爱迪生”的魅力,他带给学校的不仅仅是几项发明,几门校本课程,更是不断创新、不断改变的勇气和自信。

“田校长属于那种永远有新点子,永不停歇的人。”书法教师刘从波由衷地说。

“生命是互相感染的过程”

2013年,因为两个学生,彼时还叫机投中学的学校出名了。

经媒体报道,机投中学学生冷熊三年如一日地帮助同学廖泽国的事开始广为人知。三年中,冷熊背着患有“脆骨症”的廖泽国上下楼梯达9600级,相当于攀登了一座400层的高楼。

是谁发现了这件好人好事?班主任叶志庆告诉记者,得感谢田精耘的慧眼。

更重要的是,借由这件事的宣传,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加入“廖泽国护卫队”,这段故事不仅在学校传播,而且在武侯区乃至成都、全国都广为人知。冷熊还因此入围了2015年中国好人榜。

2015年,成都举行一年一度的百姓故事会主题巡讲活动,武侯区让学校派出一个负责人。谁来讲故事?大家推三阻四。田精耘拍板,让教师曾华焱去!

几轮讲故事巡讲下来,曾华焱不仅成了“优秀故事员”,专门拍了宣传片,还在假期中带领学生参加一个国家级朗读大赛,获得了四川省一等奖。

一件好人好事,促进了几个人的成长,还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用田精耘的话说,这就是教育,要为每个人提供最好的发展平台。

曾经的机投中学,是家长和学生眼中的“差学校”,学生何宇帆告诉记者,没上中学之前瞧不上学校,因为听说这所学校不怎么样,打架、斗殴成风。

但现在的学校,却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

“我们学校虽然小,但是很温馨。”学生孙艺萌告诉记者,因为喜欢自己的班主任,她将来也想考师范,当老师,“最好是去山村当老师,影响更多的孩子”。

而对于九年级学生易治强来说,他的演艺梦想之路才刚刚开始,作为学校戏剧社团的资深成员,这个在表演上特别有天赋的男生已经接到了导演抛来的橄榄枝:“我的偶像是鹿晗,最擅长扮演高冷的角色。”

“我们的生源确实很一般,孩子们也许上不了名校,但让他们收获兴趣、梦想,是不是也是一种成功呢?”田精耘反问道。

孩子们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教师们也在为成就他们的梦想而努力。

学校教科室副主任康练的忙碌或许可作为努力的最好证明。

“你别笑话我,以前我们是相互抱怨学生差,自己也不管,更别说做什么教科研。”康练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教科室的最高成果是区级课题二等奖,真是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出门说是哪个学校的老师,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的校名”。

现在的学校,国家级课题就有四个,更别说其他省级课题、区级课题了。与此相呼应的是,大家都在研究教学,研究课堂,研究学生。

“教师活出了自己的精神状态,知道该怎么使劲,朝哪儿使劲了!”康练告诉记者,教师们憋着一股劲儿,就是想把活儿干好,尤其是年轻教师,都不好意思偷懒。

为什么?“因为校长站在那里,谁的身体有他差,谁的资格有他老?”康练说。

学校里所有教师都知道,田精耘身体不好,一说校长去医院,大家就紧张。2017年,因为肾结石引起输尿管组织病变,田精耘的肾脏受到了严重损伤,医生在他的身体里插了25厘米长的管子代替输尿管。

2017年12月27日,成都市武侯区“感动武侯十大人物”名单揭晓,田精耘成为“感动武侯十大人物”中唯一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

但田精耘显然不太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他很少提及自己的病情,好像那就像一场小感冒,但提起课堂,提起学生,他可以侃侃而谈好几个小时。

“像他这样,因自身热爱而安静地专注于教学研究的校长不多了!”特级教师、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这样评价田精耘。

而这位校长的奋斗目标是,“在退休之前,与全校教师一起为‘九年创一流’而奋斗。只有付出了全部努力,这辈子才不会觉得遗憾!”

“我,只想好好耕耘学校这亩田。”田精耘说。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21日第1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