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强化公职地位 破解“减负”难题

发布时间:2018-03-28 作者:梁 好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要坚定不移从五个方面推进“减负”工作,其中第四个方面就是教师教学“减负”,教师要按照大纲足额授课,绝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甚至鼓励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班。

长期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要求中小学要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内校外共同抓。强化教师职责,提高师德水平,严格教师管理,同样应当作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重中之重。

极少数教师不顾禁补令,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办补习班或者参与校外补课,甚至出现“课上不讲课下讲”这种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的做法,以至于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教师组织学生校外补课,或是引导学生参加校外培训,不仅严重违背了师德规范,而且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与教育成本,造成了区域教育生态的恶化。因而,深化校外补课治理工作,是全面治理教育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举措。

对于参与补课的教师而言,一直存在着心理误区,他们认为,自己在工作之外给学生补课,是自己的额外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也在情理之中。这种思想观念为教师违规补课提供了开脱的理由。殊不知,这样的认知忽视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校外补课是利用职务身份谋取个人私利的违法行为。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理应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的政策要求,全面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这不仅要求教师严格遵守师德规范,不参与校外补课,不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更应当成为给学生“减负”的践行者,在校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推进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将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同时,为规范师德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师德划上了红线,也让教师对校外补课产生心理畏惧,从制度上给教师校外补课架起“高压线”,也为学生负担筑起“过滤网”。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宿州市  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中国教师报》2018年03月28日第3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