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程度比以前高了。一些学校相继建起心理咨询室,辅导教师也应运而生,为学生排除心理上的忧虑,引导他们的心理趋向健康。
但现实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大打折扣,成为摆设。在一些学校,心理咨询活动常常被其他活动随意取代,有的心理咨询室被“铁将军”死死守住,并且牌子上布满灰尘。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高,他们不愿让孩子将宝贵的时间消耗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健康教育上。二是有些教师的心理健康观念淡薄,他们将自己与其他教师之间的竞争定位在教学成绩的排名上,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即使部分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但由于是半路出家或“赶鸭子上架”,专业知识匮乏,对学生的心理缺乏科学的判断,发现不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咨询往往浮于表面。三是许多学生对心理辅导教师缺乏信任,从而导致心理咨询室“门前冷落”。
如何让心理咨询室不再是摆设?一方面学校要真正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真正重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心理辅导教师要积极主动与学生联系、沟通,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尤其是在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为了有针对性地打开学生的心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条件的学校不妨采取请专家到校或让教师走出去学习的方式,开展操作性、实践性强的心理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教师心理辅导的能力,使心理咨询工作更具科学性、系统性。与此同时,学校要建立包括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评价的一部分。
不要等学校发生了重大安全事件,大家才想起心理咨询室的存在,只有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才能让日渐冷落的心理咨询室“火”起来。
(作者系蔳公英评论员)
《中国教师报》2018年04月11日第3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