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为全球核心素养研究贡献中国智慧

发布时间:2018-04-11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 刘 坚 来源:中国教师报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始终关注基础教育国际发展趋势并积极参与相关研究。继2016年受世界教育创新峰会组织(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WISE)委托,完成《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国际进展报告之后,我们进一步通过国际合作深化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研究,成功研制并发布这份报告,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

该报告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并将其置于核心素养的统领位置,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一系列问题的追问与思考是个体身份认同的基础,是每个人融入社会、产生归属感和幸福感的源泉;同时,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可以引导中国学生在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时候,始终拥有一颗中国心。第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能够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会更具有竞争力,在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中也更有优势。第三,任何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对于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准则、行为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理解与传承中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凝聚人心、共筑精神家园的基石。

报告在系统阐述五大素养的内涵、要素与行为表现的基础上,明确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五大素养之间的关系。五大素养从不同角度反映了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它们之间既各有侧重又紧密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素养的内涵阐释,既反映认知要求,又体现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既反映结果目标,更突出过程目标。各素养关键要素的提炼和行为表现的描述,既全面吸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重要成果,同时又融入了研究团队扎实的研究积累和深入的系统思考,使得这些素养更加具体、更为清晰,为核心素养的“学”“教”“评”提供了一套重要的指导框架,使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由教育理念走向教育实践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既具有国际视野又体现中国特色,具有极强的国际传播潜力。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团队合作四方面素养已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报告中关于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阐述,虽然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但其讨论问题的视角、框架、内涵适用于世界各国、各民族。该报告为全球核心素养研究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期待该报告的发布能够进一步激发并促进我国乃至世界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中国教师报》2018年04月11日第6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