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一张试卷”到“心灵驿站”

发布时间:2018-04-11 作者:赵莉莉 来源:中国教师报

曾经我以为,“我不想活了”类似的事情离小学生很远。然而,某次考试中的一篇作文,引起了我的注意。

有一个学生写道:我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我对不起爸爸妈妈,自己生病还要花许多钱,因为我,一家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面,妈妈也不喜欢我,我也不漂亮……我不想活了……

当我看到这篇作文时,实在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我简直没办法相信,成绩优异、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的她,会有这种令人胆战心惊的想法。经过了解发现,她总是说自己不被其他同学及爸爸妈妈喜欢,甚至想过用哪种方式结束生命……学生的反馈让我大吃一惊,这时我才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需要重点关注了。

当我把这件事情告知那个学生的家长,他们的反应竟然也是“不相信”。经过细细回想,家长才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愿意坐下来跟我一起商量解决办法。

我们开始寻找原因,发现家长总是在孩子面前说她生病花了家里许多钱、让父母很辛苦这样的话。孩子承受身体不舒服的同时,又背负着“愧疚感”的心理压力,一个年仅十多岁又如此敏感的孩子怎么能承受得住呢?

我想起在许多书上看到的观点:家长为了让孩子从小知道辛苦、不易,总是在孩子面前呈现家里因为孩子而产生的经济负担。一方面是希望孩子努力奋斗、追求幸福,另一方面却又让孩子认为自己是“罪魁祸首”。长此以往,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还会让孩子产生心理矛盾和精神痛苦。

那个孩子的家长终于意识到,自己不小心甚至随意的一句话竟然给孩子带来这么多的痛苦。为了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决定作出改变。首先改变与孩子说话的方式,不说因为孩子让自己很辛苦的话;另外,多和孩子聊天,谈一些开心的话题……

家长作出了配合与改变,学校可以为孩子提供怎样的班级环境呢?我和科任教师一起反思,发现孩子虽然学习很优异,但还是抱怨自己学习不好,原来优等生也会不自信;发现孩子总是抱怨同学不喜欢她,原来优等生也会感觉找不到朋友,也会孤单……

我想,是不是应该与她面对面沟通一下?然而,这个想法很快被自己否定了,因为这有可能会使极度敏感的她再次受到刺激。于是,我引导宿舍里其他同学多关心、多鼓励她,大家都非常配合。

作为班主任的我,究竟还能为她做点什么呢?正在我冥思苦想却久久找不到答案时,学生却告诉我:她变了!变得已经会说“对不起”了。要知道,曾经的她总是固执己见,在她的字典里可没有“对不起”这三个字!她变得学会谦让了,在学校评选优秀学生干部时,她把名额让给了另外一个同学。

回过头想,当我看到那张试卷时,以为自己遇到了一件无比棘手的事情。但没想到,这个令我胆战心惊的孩子,竟然好像这么轻易地就改变了。孩子只是想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得到简简单单的爱和认可,以及稍微多一点的关注,方法就是这么简单!

我想,对心灵的关注比给孩子满分的成绩更重要!于是,我们决定在班级成立“心灵驿站”,成员们都是班里细心、积极、搞笑、受欢迎的孩子,他们承诺为大家的“心情”保密,就这样“心灵驿站”的工作开始了:

一个孩子因为寒假作业没能好好完成被老师批评,心灵驿站的孩子们走到她身边进行安慰,给她讲一些如何按时完成作业的妙招,并且说一些有趣的话让她开心。终于,她的心情“雨过天晴”。

一个孩子因为小组计分的问题心情低落,心灵驿站的孩子们告诉他,分数并没有那么重要,小组的团结合作才是最重要的。

两个学生发生了矛盾,等我知道这件事时,心灵驿站的孩子们已经帮助解决了。他们还借机带着大家一起梳理出调节心情的5种方法,做成海报张贴在教室醒目的地方。原来,“心灵驿站”的好处这么多!

从“一张试卷”到 “心灵驿站”,使我更加坚定: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教师,我们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观察他们,研究他们,这其中也包括你眼中的那些优等生。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郑州市郑中国际学校小学部)

《中国教师报》2018年04月11日第11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