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国特色的原创教育思想流派

发布时间:2018-06-06 作者: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来源:中国教师报

我与李吉林老师相识已久,后来陆续看到她发表的文章,特别是《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专著出来以后,使我惊喜她的实验成功,同时这个时候我才较为深入地了解她的教育思想。情境教学不是停留在方法上,而是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探讨儿童认知的规律,把儿童的注意、观察、思维、想象以及非智力因素都调动起来,在教学中促进儿童智能、情感、品质的全面发展。

此后她不仅将情境教育拓展到各科,更在研究、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情境课程。像是她书中提到的:在第二轮实验中就进行的幼小衔接;“三线同时起步”“高年级四结合大单元教学”这些优化课程结构的做法,都非常有意义,且十分具有个性。记得1996年李吉林老师就在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研讨会上,向大会汇报了她对情境课程的探索,获得专家的肯定。但她对课程的研究并未就此止步,又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其研究成果《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获得了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正如她自己所说:“为了更多儿童的发展,为了使情境教育走向大众化,最终都要通过课程落实体现出来。”她提出“儿童—知识—社会”这三个情境课程的维度,从核心领域、综合领域、衔接领域、源泉领域四大板块构建情境课程,并概括出“以美为境界”“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操作要义,这些在课程教学理论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落实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落实新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觉地对教育内容的体验。情境课程正是跳出课堂狭隘的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环境中,在情境中自觉体验、自主学习,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教材、掌握知识、获得情感的体验,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从情境教学的探索到情境教育的拓展,再到情境课程的开发,这就是李吉林教育思想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回到实践的深化过程,也是李吉林教育思想的三部曲。21世纪初,李吉林又进一步吸纳“意境说”的理论滋养,阐明情境教育的特质及其独特优势。理论构架从局部到整体,情感命脉贯穿其中,民族文化为精髓,使情境教育具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充溢着本土气息。

李吉林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原创的教育思想流派的出现和成熟,也标志着我国一批当代教育家的涌现。长期以来,我们只介绍宣传外国的教育家,把他们的学说拿来推广运用,总说没有我们自己的教育家。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土生土长的教育家,看到了她的教育思想体系。其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的气氛中蕴含着一批教育改革家。他们敢于创新、敢于实验,创造了许多教育新思想和实际新经验,李吉林老师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她不仅在教育实践中创造了奇迹,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而且在教育中勤于思考、努力探索,创造了一整套情境教育的思想体系,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体现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风格即其人。李吉林老师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她的为人和精神境界分不开。她常说自己遇到了许多热心帮助她的人,这些她都一直记在心里, 甚至还把许多故事都一一如实地写进她的书里。真挚、真诚、真情正是李吉林心灵品性的本质。对教育事业的真挚情感,对儿童的至爱,使她一直追求儿童身心、情感、智慧、人格全面发展的完美境界。纯朴、善良、高尚的内心世界,灵动而质朴的教风、文风,使她与“意境说”蕴含的真、美、情、思一拍即合,引起极大的共鸣。美,成为她追求的教育境界、心灵品性的向往,这使李吉林老师超越物质世界,摆脱世俗功利,使教师的道德修养达到一种审美的观照,把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爱献给孩子、献给教育。她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多年,我与她共事,深知她对待学会工作也是认真负责,满腔热情。李吉林在探究过程中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没有一丝虚假,没有任何夸张,反对教育的华丽和作秀,始终以科学的精神,求实的态度,从容、精益求精地坚持情境教育的实验与发展。所以,她的文集才能够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

时代造就了李吉林不同一般的学术成就与学术品位,使情境教育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考证,得到了从教师到专家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评价。

《中国教师报》2018年06月06日第13版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