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家庭教育 国际教育 民族教育 思想理论 书香校园
首页>检索页>当前

暑期培训篇——

“众乐乐”不如“独乐乐”

发布时间:2018-07-18 作者:邓 梁 来源:中国教师报

每逢假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会为一线教师安排大规模的业务培训,以期实现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受集中式培训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规模大、时间短、参培者意愿低)所限,这种“众乐乐”式培训往往听起来“高大上”,效果却不尽人意。

首先,缺乏针对性。大规模培训以“普适性”为前提。面对教学经历、教育年限、任教年级、专业学科、学校层次等各不相同的教师,大规模培训缺失针对性,效果不佳也属正常。

其次,时间不合理。熟悉教师工作的人都知道,每所学校的教师数量都有严格限制。在正常上班期间,教师的工作量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所以教师接受集中培训的“公有”时间只能是法定休息时间。在法定休息时间组织教师接受培训,极易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效果可想而知。

再次,应付心态重。从以往的培训效果看,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能够按照要求参与相关培训,顺利通过考试并拿到足量的分数,但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并未如主办方所希望的那样,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究其原因,与“被培训”状态下产生的应付心态不无关系。

那么,如何才能使教师培训落到实处?

一是培训内容“菜单化”。培训方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情况,把培训内容分门别类列出,以满足不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需要的培训内容,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是培训方式多样化。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内容(讲座)的“三统”培训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培训方不妨采用诸如网络培训、课堂观摩、外出参观、视频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教师主动成长。

三是培训过程常态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自我价值越来越成为教师追求的常态目标。为教师打开一扇永不关闭的进修之门,让广大教师随到随学、随想随学、随时能学,使教师培训常态化,将接受培训转化为教师的常态需求,不失为增强培训效果的有效思路。

教师成长是一项以自觉为前提的复杂工程,是教师在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针对性极强的“补短”过程。它必须以个体为单位、以需求为导向、以自觉为前提,只有教师自觉地进行“独乐乐”式的“补短”,其专业素养才能得到快速提升。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中国教师报》2018年07月18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18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