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器待时,相信明天
www.jyb.cn 2015年08月06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
人物小传:顿珠,1989年毕业于山西大学附中西藏班。现为中国中投证券拉萨营业部总经理。
内地求学大起大落 我的内地求学经历,其实早在1985年内地西藏班开办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小学期间,我曾寄宿在武汉的亲戚家,在武汉大学附属小学读过一年书。 这一年对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去武汉之前,我在班里成绩垫底,回到阿里后,我成了班里的尖子生。性格外向的我,还通过和汉族同学交往,汉语水平突飞猛进。 1985年,首届内地西藏班招生考试,我以阿里地区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山西大学附中西藏班。 当年秋天,我和其他三十几个孩子一起,从西藏阿里先坐敞篷卡车,再坐火车,辗转新疆、甘肃、陕西,历经半个多月才来到太原,成为学校西藏班首批学生。 当时,我们这些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从人烟稀少的高原牧区,来到人口稠密的内地都市;从父母呵护的怀抱,来到需要独自面对学业的陌生校园;从讲藏语,到讲汉语,还得学英语……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离开了父母的管束,我开始释放自己的天性,融入内地西藏班这个崭新的天地。在我看来,阿里虽然大,但环境闭塞,生活圈子很小。来到太原,即使只是在校园里,也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初中毕业后,骄傲的我遭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打击。自身选择也罢,阴差阳错也罢,我没有进入高中,而是上了一所中专,专业是兽医。 这个结果让我几乎难以接受,心理落差很大。 然而,因为天性开朗,我并没有放弃自己,反而开始转变观念,接受现实。中专三年,我经常思考自己的未来:是在野外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还是在实验室里当一名研究员? 都不是。1992年中专毕业,我再一次以前三名的成绩回到西藏,被分配到自治区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工作。 勇敢放弃“铁饭碗”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 端上了国企的“铁饭碗”之后,我很快发现,自己这份工作纯粹是体力活,任何一个四肢健全的人都可以干。我开始不断问自己:难道去内地上了七年学,只是为了回来做这样一份工作? 我也曾和厂长交流过,能不能为我换一个岗位,只是换一个不需要机械劳动的岗位。厂长笑了笑,说我“年轻气盛。” 我不服气,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制药厂。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 晚上,我玩命加班,只为了提前完成第二天的工作。白天,我去父亲的单位,学习当时还并没有普及的计算机。 一年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成为拉萨营业部的一员。 从“红马甲”到总经理 1993年开始,我进入证券行业。1995年,我所在的西藏自治区信托投资公司在上海开设的证券部投入试营业。我抓住机会,通过技能考试,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里第一个藏族“红马甲”。 1997年,我回到公司的拉萨营业部。后来,公司的信托和证券分业经营管理。我又辗转成都、杭州等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敏锐的直觉告诉我:一定会有新的证券公司进入西藏。不安于现状的我开始向猎头公司投简历,渴望改变。 2011年11月,中国证券业20年以来西藏地区第一家由外地证券商设立的证券营业部——中国中投证券拉萨营业部正式开业,由我担任总经理。 现在,我每天都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为广大企业客户和中小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为西藏企业上市提供良好平台、为上市公司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是我的任务,更是我的责任。 《周易》里有一句话:“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我的女儿龙色白姆今年15岁,正是当年我到内地西藏班求学的年纪。我时常告诉女儿,理想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认定了它,一步一步努力,迟早会实现。 (本文原载于《中国民族教育》2015年第7-8期) ![]() |
- 内地班助我如雄鹰般展翅高飞2015-08-26
- 喊一声妈妈,就是永远的牵挂2015-08-25
- 孩子们,老爸为你们骄傲2015-08-25
- 靠近你,温暖我2015-08-18
- 做西藏班的勤俭当家人2015-08-06
- 教育的力量,世界的创举2015-07-29
- 除了感谢,还是感谢2015-07-29
- 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希望的样子2015-07-29
- 带动地区发展 促进共同繁荣2015-07-29
- 智力援藏质的飞越201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