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备课求深 返璞归真

发布时间:2018-12-05 作者:姜正德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浙江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对教师备课要求非常严格:每个课时都要备课。每次备课时都要有4页A4纸。教案全部都要手写。每节课要经过三次备课:个人自主备课,黑笔书写;年级组讨论修改批注,红笔补充;教学后反思,蓝笔记录。以一年级语文教师为例,每周8课时,每课时4页,每学期18周左右,每学期需要写近20万字的备课笔记。为什么在复制粘贴极为方便的信息技术时代,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回到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因为我们坚信,书写能让思维更深刻,书写能让语言更准确,书写能让课堂更严谨,书写能让教学更有效,真正实现了有“备”无患。

备课时心中要有“树”

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在备课前,先研究教材与课标,掌握本学期要让学生学些什么,然后用树形结构来表述所教学科本学期知识的主要内容和内在逻辑结构。这样教学时方能备课心中有“树”,上课胸中有“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为什么在教师备课负担已经很重的情况下还要再添一笔?因为:

画“知识树”有助于超越自己。如何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让新教师迅速融入团体,让老教师更有突破,让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特别是核心的备课工作保持高水平、高质量?即如何超越自己?我们认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运用“知识树”研究教材并在教学中应用,能够突破教师平日备课的“点状思维”,引导教师从单课时的层面上升到学科层面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

画“知识树”有助于教师“整体把握”教材。通过画“知识树”引导教师研究教材,教师需要通过研读课标、把握教材并通过绘制知识树将本学科本学期的知识系统化,前后需要较长时间。通过对知识树的绘制,加深了教师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提高他们对教材整体把握的能力。

画“知识树”有利于教学“精准定向”。画过“知识树”,再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脑中有了教材的体系框架,就会站在一个整体的角度,系统理解、分析教材,结合学生学情,会明白“教什么”“在什么起点上教”“教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这样教”,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科学定向,实现“精准定向滴灌”。

画“知识树”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教师自己画好了“知识树”,也会运用“知识树”的整体建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如我校的科学教师经常运用“知识树”进行课堂内容总结,既形象又直观,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一目了然。教师还会指导学生画“知识树”,重温、再现所学知识,理清知识脉络,促进学生对单元、全册及全学段内容系统的归纳、梳理和掌握。

“小标题”有助提升研究能力

为了反思的问题更聚焦、探讨更深入,我们在三次备课中创造性地提出“给教学反思加个小标题”。

加个小标题,让反思有分量。之前我们在写反思时经常会碰到无从下笔或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尴尬情况,如今学校推行给每一个反思拟个小标题,看似一个简单的小改变,事实上做起来还是有难度的。有了小标题,教师的反思就不能天马行空,就不得不去研究,去深入思考,写的过程中会自然地做到有取舍、有关注,会聚焦到一点上。

加个小标题,有助于教师分享。常山育才小学有一个“幸福研究”讲坛,教师们会在开学前将自己研究的方向与主题发送给学校,然后根据学校安排进行“幸福研究”的分享。“给反思加个小标题”能更好地引导教师围绕自己申报的主题或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为研究搜集“证据”,更有助于从反思走向写作。

加个小标题,让论文有血肉。我们经常听教师说,一到写年会论文的时候,许多教师就会抓狂,究其原因就是平时积累太少,到关键时刻没了灵感,少了素材。那么写反思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给它加上一个小标题以后,它就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而成为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到写论文之时,将教学反思检索一番,找出同类项,予以加工整理,一篇有血有肉的论文就基本形成了。2018年,我校教师得益于“给反思加个小标题”的做法,撰写的论文、案例在杂志上发表16篇,县年会论文获奖30余篇。

(作者系浙江省衢州市常山育才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05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