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时代研学旅行岗课赛证融通研讨会在西藏林芝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林芝市教育体育局承办,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林芝市职业技术学校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教育、旅游等方面一线教师和院系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关于研学实践与劳动教育如何融合实施的问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晓燕认为,要“把握育人导向,把准研学实践与劳动教育融合实施的价值取向;遵循教育规律,以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设计制作等实践方式,强化劳动实践,突出创造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研学实践和劳动教育”。她提出研学实践与劳动教育可以从6方面融合,即理论融合、载体融合、课程融合、师资融合、管理融合、评价融合。
“‘X’证书针对的是岗位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不是岗位工作经验和业绩的认定。普通教育是先理论后实践,职业教育是先实践后理论。在‘做’中‘学’,教学生学会工作,这就是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赵志群从岗课赛证融通的原则与误区、方法论基础、研学EEPM证书岗课赛证融通方案等角度进行了详细解析。
亲子猫董事长、北京新时代教育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魏巴德介绍,产教融合包括育训合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亲子猫依托7届新时代研学旅行论坛、160多期研学培训班、研学猫云课堂对接的16000多家研学企业,不仅吸引更多企业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还吸引更多企业考评员参与职教学生认证考评,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教师双师型成长。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马列教研室吕珍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关于“老西藏精神”的本质与内涵。她介绍道:随着时代的发展,“老西藏精神”的本质可以总结为“五个特别”,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
北京新时代教育科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邓青谈到,研学EEPM证书致力于让学生高质量就业、教师“双师型”专业发展、院校共赢式产教融合。
与会人员还走进中国科学院藏东南站,聆听野外台站专家的科普报告,对青藏高原作为“千山之巅 万水之源”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家参观了台站的食宿条件,观察、体验了部分青藏高原气候、水文等观测设备,对科学家在高原恶劣环境下坚持科学研究表示钦佩,在鲁朗镇扎西岗村,与会人员分成6组,分别自主选择了不同的藏文化入村入户社会调查研学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各个小组对藏族同胞的婚丧嫁娶习俗、经济生活特色等有了了解,同时进行了研学成果分享。
在鲁朗花海牧场,与会人员为了考察青藏高原高山草甸的生物多样性,通过植物样方的形式进行研学实践。
“西藏研学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可以开展以自然、地理、科技为主题的生态文明建设研学活动,也可以开展以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老西藏精神’红色文化研学活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庄世宏说。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