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王庚飞:美育不止是需要,而是不可或缺

发布时间:2022-01-10 作者:阮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文为2021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发言摘编,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2021博鳌全球少儿美育论坛”专题

美育人人都需要,一生都需要

我问过很多人两个问题:“美育人人都需要吗?”“美育一生都需要吗?”大家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孩子要进行美育教育,家长、学校、社会已经基本达成共识。

但很多人看到的是艺术的辅助性作用。有的家长说,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当艺术家,希望他学一些艺术是为了他在以后的生活中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用掌握的艺术特长缓解压力,重新振作。艺术教育当然有这个功能,但是如果仅仅是为了缓解压力,其他技能也可以。

我认为,艺术教育有各式各样的用处,缓解压力是其中之一,但这是辅助性的。对于要解答艺术是不是一生都需要的问题,一定要了解艺术到底有什么特性和作用,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部分。‍‍

114.png

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新少年艺术教育节组委会主任王庚飞

新的时代,创造力是重要的能力

我们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时代,人力的概念被重新定义。过去人力是劳动力,现在的人力则是创造力。

创造性包括4个方面:科学、工程、设计、艺术。麻省理工学院2016年的一项研究成果中,将其叫做创造力的克氏循环。面对信息的世界,我们通过科学把信息变成知识,通过工程把知识变成实用的东西,通过设计把实用的东西跟人的行为联系起来,艺术则处于和科学同样的高度,把人的行为重新处理成信息。

所以说,创造力是一个人重要的能力,艺术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在人力是创造力的大背景下艺术必不可少。

美育是什么

首先,美育以艺术实践为主要内容,着重锻炼感受力。我们要认识世界,首先要学会感受世界。对待真实的世界我们要有感受力,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没有感觉,一切都会成为机械的知识和计算,认识世界、科学发展、人际关系等很多事情就没有了意义。艺术教育最根本的就是感受力训练,在过去我们经常强调理性、逻辑、知识,没有给予“感受”足够的重视。但是面对机器人时代,他们比我们更“聪明”,人的感觉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二,美育是另一种思维。桑塔亚纳就说过,艺术起源于感性,但是它不终止于感性,而是感性的理性表达。艺术是与科学思维对应的另一种思维的建立。李政道说过,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面,科学思维的基础是数学,艺术思维的基础叫形式语言,要像掌握一门语言一样来学习艺术的语言。只有拥有另一种表达和思维,才能不被世界淘汰,成为属于未来的人。

第三,美育是艺术家精神教育。我们常说一位企业家具有企业家精神,我认为,说这位企业家具有艺术家精神才是更准确的表述。什么是艺术家精神?艺术家精神是拥有事业心,是一种要从自己出发,不怕失败的精神;艺术家精神是从无到有,尽善尽美,尽全力去达到完美的精神;艺术家精神是遵从内心,敢于在尝试和失败中前行;艺术家精神是极度的好奇心、是勇敢、是自信;艺术家精神是拥有自己的观点并有勇气表达出来……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