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总体要求,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让红色浇铸科学底色,让科学插上艺术翅膀,让艺术提升文化品位”的理念,启动实施以“建设高水平艺术社团、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宗旨的“大学文化建设计划”,经过近十年探索,形成了“红色+科创+艺术”三位一体美育新方案,全面提升理工科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成为推动学校美育改革创新的新实践,也为“续写西电人才培养现象 办好新时代西军电”注入了新动能。
一、红色文化“亮”底色:构建以“校史育人+艺术思政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品艺术矩阵
创作红色文化“三部曲”,打造以《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永不消逝的电波》为核心的“校史育人”校园文化精品艺术矩阵。作为西电首部校园文化精品,历时半年打造的“西电版”《长征组歌》大型声乐套曲在“95后”西电学子的准确、生动诠释下,先后入选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和“陕西省大学生文化精品”展演项目。这部“西电版”的红色经典“向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对红色文化的感悟力,“向外”推动了红色经典大众化。5年里,西电《长征组歌》走进西安人民剧院免费向社会公演,走进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省内10余所高校,走进蒲城大剧院开展文化扶贫专项演出,累计演出20余场,“圈粉”30余万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根据西电前辈校友的英雄故事,组织排演了《黄河大合唱》《永不消逝的电波》等校园文化精品,指导学生扮演校史中的历史人物,用艺术手法重现艰苦卓绝的红色岁月,让学生在融入历史情境中深刻理解西电精神,更好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校史创作的大型原创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入选“高雅艺术进校园”剧目,并摘得陕西省大学生校园戏剧节最高奖,至今已在校内外演出20余场,6届学生参与演出,观演观众近18万人。
依托校园文化艺术精品,通过开设“艺术思政课”,进一步夯实育人矩阵。面向全校开设了13门美育实践通识课程,2980名学生参与课程学习,近20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观看该课程的实践展示成果。《交响乐团合奏训练与实践》课程入选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并连续4年在西安音乐厅、西安人民剧院等重要场所举办成果汇报演出;音乐党史线上美育课程《长征组歌》上线“学在西电”课程平台,累计点击量12万人次;原创舞台艺术思政课《信仰的光芒》上线后,单个节目视频的点击量均超过“1万+”,累计点击量超过“10万+”,评论数千条。
二、科技赋能“添”活力:打造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传统文化美育新亮点
依托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用人工智能“硬科技”赋能“软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推出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工程”,探索“AI+优秀传统文化”交叉融合美育新模式。以学校特有的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程与艺术思政课相结合的方式,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元素,打造“人工智能+艺术”的美育特色品牌。
建成“西电‘眉户戏’AI人工智能工作坊”,创立“眉户戏文化传承基地”等,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合作,积极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面向本科生开设了“眉户戏实践训练”选修课程,4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来校举办“眉户戏”流派传承班;与人工智能学院联合研发“皮影机器人”,以眉户音乐为主线创作了节目《华夏留影》,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会演的舞台。西电“眉户戏”美育项目成功获批“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全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坚持“科技+艺术”跨界有机融合,培育出原创真实、具有艺术价值和创新创业潜力的校园文化项目。科创项目《Muses—人工智能作曲系统》获教育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银奖、最佳创意奖,获团中央“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焕影一新——AI视频处理行业领跑者》获团中央“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琴悦科技——新时代智能钢琴陪练领航者”》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国赛“银奖”。
三、艺术熏陶“强”铸魂:拓展以“红专并进”为主线的先进文化美育新视野
实施“iArt传承计划”,发挥美育的“创造力培育”功能,提升西电学生高雅艺术的跨界创新能力。秉持西电育人“红专”特色,原创大学生交响乐作品《秦川抒怀》和大学生合唱作品《秦川谣》并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器乐组(乐队)全国一等奖、声乐组(合唱)全国一等奖,是陕西省唯一揽获艺术表演类两个一等奖的高校,其中《秦川谣》荣获优秀原创作品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并受邀作为声乐组获奖高校代表(部属高校唯一)登上闭幕式颁奖仪式的舞台。
践行美育创新发展之路,开辟美育实践“国际化”新途径。组织并精心指导学生参加The World Peace Choral Festival(第十一届世界和平合唱节)和The World Orchestra Festival(第九届世界乐团艺术节),大学生合唱团摘得G3组(青年混声组)金奖,大学生交响乐团摘得管弦乐组银奖(国内高校唯一获奖乐团),56名合唱团成员和50名交响乐团成员获优秀表演奖,8名校内教师获指导教师奖,1名教师获优秀指挥奖;连续两年在学校国际双创周开设“国际化艺术实践人才集训”课程,邀请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Werner Hack教授、美国犹他韦伯州立大学SEAN STEINER教授等来校举办大师课,拓展了美育实践的国际视野。
开展大众参与性强的校园文体活动,推动美育实践的传承与创新。连续举办36届校园歌手大赛和校园舞蹈大赛,成为学生参与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文艺类赛事;连续举办33届“星火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平均每届参与作品3000余份,参与人次过万;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提供了展示平台,引领了文化育人新风尚;举办近百场“青年先锋论坛”,参与人次达30万以上;每年围绕重大活动和纪念日,举办“12·9”校园迷你马拉松、“春之声”演讲比赛、“慎学杯”辩论赛等校园艺术文化主题活动和“五·四”文艺汇演、毕业晚会、迎新晚会等主题文艺演出;原创歌曲《青春点燃梦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组委会选定为志愿服务主题曲。
下一步,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精品与普及相结合、协调与特色相结合的美育实践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西电特色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新思路,推进美育和德、智、体、劳的有效衔接和融合,不断赋予“三位一体”美育实践体系新内涵,把美丽的西电校园建设成孕育美、塑造美、创造美的摇篮,以强烈的人才培养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启“面向人人”的美育实践新篇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供稿)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