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家校协同育人,赋能学校德育工作,“和心橙”关爱青少年成长计划开展了“行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校园活动,浙江省陶行知研究会作为学术支持。11月15日,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走进杭州市胜蓝实验小学,邀请杭州市夏衍小学校长戴玉梅作了“父母是孩子的未来”专题讲座,300余位父母参加了该活动。
胜蓝实验小学以培养身心健康、素质全面、习惯优良、特长鲜明的学生为目标。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推出了“健康家长”课程,并积极开发和汇聚校内外资源,不断拓展家长学校课程的内涵和外延。
杭州市夏衍小学校长戴玉梅在讲座中
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戴玉梅表示,如果将孩子的成长看作一棵树的生长,家庭教育就是树根,学校教育是树干,社会教育是树叶。没有家庭教育不断给予的水分和营养,这棵树终究难以结出丰硕的果实。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是父母要先成为孩子的榜样,并且尊重、信任、鼓励、支持、赞赏孩子,让孩子可以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孩子的学业成绩往往是父母非常关注的问题,对此戴玉梅表示,当她和女儿的亲子关系很融洽的时候,孩子的成绩往往也比较好;当亲子关系紧张时,孩子的成绩也会出现波动。她和大家分享了亲子关系的“管道”理论:“一个孩子的成长背后是需要靠山的,这个靠山不是父母的地位或财富,而是支撑孩子生命成长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管道是通畅的,他们之间爱的流动会源源不断,鲜活而又饱满。”
戴玉梅谈道,家庭教育是人生的一场漫长修行,父母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以孩子18岁时的高考成绩来判定教育是否成功,而要关注一个人到28岁、38岁、48岁甚至88岁时所呈现出的生命状态。“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做好教育理念等大方向的把握,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形成强大的内心世界。”戴玉梅还就父母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困惑,给出了具有实操性的方法与建议。
据了解,“行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校园活动通过“学术智库赋能+全媒体宣传赋能”的方式,开展家长学校建设,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良性互动的协同育人体系,引导和帮助父母提升和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助推亲子关系同向进步、正向成长。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