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西桂林市唯一一所由市委、市政府主管的本科高校,桂林学院一直以来紧贴广西“十四五”规划对软件信息技术领域人才的需求,致力于学校的变革与发展,着重构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导向的师资队伍,努力提升教育服务质量,加大对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度。
桂林学院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遵循“共建共育、共管共赢”的合作原则,加速产业学院的建设。自2019年起,学校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联合成立了东软软件学院,向应用型教育转型迈出关键一步。该举措旨在通过实战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构建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桂林学院秉承OBE教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工学并重”策略,依托东软软件学院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此合作项目精耕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强调岗位引导与项目驱动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法,采取“2.5+1.5”的培养模式,并融入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新范式。学校推行O2O混合教学模式,变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成长指导。通过深化校企、校地及校际合作,学校打造了以“一个核心、四个阶段、五个层级”为框架的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旨在构建一个协同育人的示范高地。
桂林学院“一核心、四阶段、五层级”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桂林学院东软软件学院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证书
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
学校在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加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竞赛,并获得区级一等奖、区级二等奖、区级三等奖、“互联网+”大赛区(省)级金奖等奖项。此外,组织“东软杯”大赛,提升学生的编码能力,激发学生对软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双师制”模式提升毕业设计指导效果
学校推行“双师制”模式,由企业专家命题,由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提升了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效果和论文水平。这一过程历经选题启动、实施执行、答辩准备、正式答辩和归档总结五大阶段,实施全链条专业化指导,确保每个环节精准到位。该模式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展现及综合素质上的实际水平,进而及时反馈并优化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体系。
项目完成后,学校进一步通过回顾分析毕业设计流程,包括论文主题创新、选题策略、拓宽知识视野、加固基础技能、激发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以及指导方法的效度等方面,持续更新教育教学策略,不断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与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发展。
桂林学院东软软件学院2019级学生毕业设计答辩
根据学生年级特点部署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提前部署就业指导工作,全流程保障学生就业。大一时,为学生介绍校企合作模式、专业就业形势及各岗位职责、就业方向等情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并且签署就业保障协议;大二时,开展岗位技能介绍讲座,分析目前互联网行业主流岗位,以及与专业相匹配的岗位所需要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大三时,举办“行业大咖进校园-主流技术分享”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同时邀请企业相关专家与学生进行近距离交流和探讨,拓宽学生视野;大四时,对已实习的学生进行就业回访,对未实习的学生持续推荐就业岗位,并对整体实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经过校企双方的多年努力,学校产业学院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共培养学生490余人。2022年1月,校企联合申报“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基于东软数字工场模式下的职业素质教育实践》课题,同时完成“1+X”证书申报,2022年区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申报,“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申报以及教学成果奖“新工科视角下基于产教融合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申报。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