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汽车产业科技创新黄河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黄河交通学院举行。该论坛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焦作市人民政府主办,黄河交通学院和焦作市武陟县人民政府承办。此次论坛旨在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对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未来挑战等进行探讨与前瞻。
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李顺虎表示,巴哈大赛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起并主办的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平台。大赛通过调研产业实际用人需求和院校育人现状,科学设计比赛项目及相关配套活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院校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大赛不仅增强了师生的参与感、责任感、荣誉感和获得感,更增强了专业教师参与‘三教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赛事以推动汽车产业新兴技术创新为导向,融入前沿技术,结合国际先进的工程实践教育理念,全要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助力国家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自立自强,对于国家未来技术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交通学院校长胡世雄提到,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巴哈大赛,不断激发学生对汽车工程专业的兴趣,增强教学内容与实际产业需求的对接。学院已将大赛经验融入日常教学,开设相关选修课、增设设计与制造工作坊以及举办校内模拟竞赛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获得均衡发展。
黄河交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系主任徐旭谈道,“参与汽车竞赛是一种体验全新的技术教育和工程实践的过程。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在论坛的同期活动“工程师与工程思维培养”圆桌论坛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工程师应具备工程思维的重要内涵、工程思维培养提升和沉淀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并从实际出发,从学校、企业供需两端对工程思维培养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据了解,黄河交通学院作为河南省以培养交通类人才为主的本科高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应用型大学内涵建设。近年来,学校在汽车行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走出了一条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融合发展的特色道路。学院产教融合项目——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得了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检测授权,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向行业输送了大量理论基础扎实、执行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和科研技术人员。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