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西安工程大学在临潼校区文体馆隆重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长王海燕以“逐光前行 奔赴山海”为题,为毕业生们送上祝福。全文如下:
西安工程大学校长王海燕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校友们、家长们: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西安工程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顺利完成学业的4043名本科生和1223名研究生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培养你们成长成才的老师和家长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支持与关注学校发展的校友们、各界朋友们表达最衷心的感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又是一年毕业时。看到2024届的同学们穿着学位服在学校图书馆前、操场上合影留念、话别珍重时,看到你们手捧鲜花、致谢师长时,看到你们迎着晨曦的光、整装待发时,我的心中既充满了不舍,又感到欣慰。不舍的是你们即将离开校园,欣慰的是你们将振翅翱翔。你们的大学风采将永驻校园,你们的青春岁月将铭记校史。
西安工程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2024届同学特别不容易。入校之初,你们就遭遇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大家一起做核酸、报体温、亮绿码,在封闭的校园里守望相助,千余名同学积极投身志愿者行列,用最无畏的勇气和最执着的信念构筑起齐心战“疫”的坚固防线。
2024届同学特别能吃苦。在典礼前的情景再现,展示了你们主动投身第十四届全运会、“残特奥会”开幕演出和志愿服务,历时5个多月的刻苦训练,人均志愿服务时长1000多个小时,608名同学表演的《我爱你中国》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压轴绽放,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西安工程大学学子风采。
2024届同学特别敢创新。近年来,你们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357项,获省奖的同学占比达18%,在你们的努力下,我校成功入围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前20%;在“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研究生培养单位贡献力排行榜位列68位;在“全国高校艺术类竞赛指数”中位列TOP15%,位居全省第三。
西安工程大学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现场
同学们,在大学的努力与拼搏,使你们最终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2024年,我校毕业生升学率超过20%,200余名学子考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85院校攻读更高学位;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郭中俊同学、考取清华大学研究生的理学院钟芝林同学、入选《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代表名录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南静静同学,以及成功考研上岸4个“学霸宿舍”等一大批优秀典型。
与你们一同成长的还有你们的母校。2021年,学校获批博士点授权单位,实现了几代工程大人的美好夙愿;连续两年获省属高校年度考核优秀;工程科学和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学校办学实力不断提升,迈向特色鲜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脚步更加坚定。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我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借此机会,我和马万清书记代表学校向你们表达衷心的感谢!
离别在即,感慨良多。同学们,你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从此只顾风雨兼程。面对复杂多元的世界和充满未知的人生,我真诚地希望你们永葆真诚、质朴、拼搏、善良本色,逐光前行、奔赴山海。临别前,我给大家赠送24个字。
要心中有光,坚守理想。在校期间,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共同接受了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深刻体会到,百年风华正茂的深刻含义。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心中有光,何惧黑暗。20世纪80年代,面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创汇附加值不高、不能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困境,我们敬爱的姚穆院士胸怀“国之大者”,一生致力于纺织材料领域研究,成为我国服装舒适性研究的开创者,发明了具有现代高新技术的新型化纤多异多重复合变形长丝“军港纶”,1997年,香港回归时,“军港纶”制作的服装大放异彩。同学们,无论身处任何境地,都要向阳而生、逐光前行;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坚守理想、胸怀天下,只有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民族的伟业中,与时代同向同行,才会让青春闪闪发光。
要足下生辉,奋斗不息。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一次次推倒重来的实验,一遍遍修改凝练的论文,一回回跌倒又爬起的冲刺,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我们与成功的距离,往往就是再一次的坚持。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人对于时间的流逝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我们渴望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成就,读书要读“精简版”,工作只想“走捷径”,做事老想“搞变通”,解决问题总是想在AI、ChatGPT、SORA上投机取巧。但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不是拼一时的得失,而是看能否坚持到最后。唯有不懈努力,用实干夯实基础,用奋斗积蓄力量,所有的磨砺和坎坷,只要坚持过去了,就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要肩上有责,铸就大我。逐光追梦的目的,是点亮自己,温暖他人。只有心有大爱、肩有大责,才能铸就大我。我校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03级校友韩文勇海外学成归来,毅然投身西南山区医药事业发展。他克服无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简陋困难,致力开发药物新试剂,他研究成功的活性分子合成药物广泛应用于晚期肺癌治疗,先后被多家顶尖学术刊物报道,2024年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为我们的校友们自豪。校友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汗水浇灌梦想,用奋斗谱写人生,涌现出以邱亚夫为代表的行业精英,以潘宁为代表的国际纺织科技领军人才等等,这些校友均成为服务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同学们,就像你们的黎东平校友讲得那样,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唯有千斤重担一肩挑,迎难而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最终会梦想照进现实。
同学们!今天你们即将转身离开,从学子变为校友,从母校出发奔赴未来和远方。千言万语,讲不完昨天的故事,道不尽明天的祝福。未来,无论你们走到哪里,西工程大,永远是你们的家!最后,祝福同学们逐光前行、奔赴山海,前程似锦、一路生花!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