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教育研究室:“小专题”推动区域教研“大变革”

发布时间:2024-07-08 来源: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展示专题

针对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教研工作浅表化、碎片化、无序化、主体缺失等问题,2018年开始,绵阳市游仙区着力推进低重心、小切口、方法活、效果实的小专题教研。区域小专题教研工作的持续推进,有效增强了全区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促进了“教学研训”的有效融合,为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区42所学校均有小专题教研,实现学校研究全覆盖;全区各个学段均有教师参与研究,实现各个学段全参与。参与小专题教研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呈逐年上升态势,区域教育质量也再小专题教研的强力支撑下连续八年荣获市教体局“教育质量评估特等奖”,小专题教研促进区域教育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并收获了丰硕成果。

统筹管理,确保小专题教研工作上下全贯通

一是健全组织,小专题教研工作实现区域全覆盖。根据“学校分散、规模不一、发展不均衡”等影响因素,游仙区采用“技术引领、契合基层、分工合作”的原则,建立区、片区、学校三级小专题教研工作网络,同时对各个组织的功能与任务进行了明确定位,并通过三级管理网络有序开展小专题教研工作。

二是完善制度,小专题教研实现区域教师全参与。在小专题教研推进过程中,游仙区出台了小专题教研实施文件,完善了《中小幼教师小专题教研手册》,建立了常态化的小专题教研督导制度,加大小专题教研在学校考核中的分值比重,并将小专题教研成果与教师评优、晋职等方面的政策挂钩…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2018年以来,教师参研人数呈逐年上升态势,实现了区域内各学段教师小专题教研参与面的全覆盖。

多元驱动,赋能小专题教研工作可持续发展

紧扣“四导向”,铸牢研教融合的根基。“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教融合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保障。为提升教师小专题教研工作质量,游仙区紧扣“四导向”夯实研教融合根基:一是要求教师围绕常态课开展小专题教研;二是要求小专题教研必须为解决校本教研碎片化、浅表化、主体缺失等问题而开展;三是要求小专题教研立足于教师共同体建设而开展;四是要求小专题教研成果评价必须与课堂教学效益紧密结合。

抓实“四培训”,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教师小专题教研内驱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为此,游仙区每年组织“教师小专题教研论坛”,大力营造“我研究,我快乐”“我研究,我成长”的氛围,同时还制定差异化培训策略,为教师专业发展安装助推器。

一是通“三部曲”培训新手教师研究技能。在申报课题阶段,针对教师不懂如何将问题转化成课题,开展“小专题选题”专题培训;针对立项后教师实施研究开展“小专题实施”专题培训;结题前则针对提炼研究成果开展“小专题结题”专题培训。

二是通过“三要求”提高熟手教师研究质量。熟手教师已经掌握小专题教研基本技能,培训中提出“三要求”:每个研究环节必须科学规范;研究过程要真实有效;研究成果务必要有质量,并能支撑自己的实践效益。

三是通过“五步走”促进骨干教师引领共同体发展。骨干教师小专题教研水平较高,要求他们按照“组建共同体-同伴互助”“基于实践-提出问题”“共同学习-制定计划”“共同探索-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形成新研究”的研修模式带动共同体成员开展集体备课、课例研讨、课程开发、作业设计等活动。

四是通过“三做法”发挥专家型教师的研究优势:教研员加入区级教育科研专家库,不定期对区内教师开展接地气的培训;全区成立了一批科研基地校,由基地校带领其他学校共同发展;由专家型教师带好共同体团队,帮助薄弱学校梳理教育主张、教研特色与典型案例等。

成效显著,“小专题”促进区域教研“大变革”

一是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小专题教研引导教师主动探究自己的实践问题,主动将理论知识与教学情境结合起来,不断思考改进实践的办法与措施。看到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提升,教师的研究愿望就更足,研究的主动性就更强。小专题教研倡导对自身教育实践进行研究。随着该项工作的深入推进,教师在一个又一个小专题教研的深入探究过程中,逐步实现教育实践的触类旁通,促进教育实践不断个性化发展,让区域内“一师一风格”构想日益成为现实。

二是促进学校教研转型升级。针对学校教研“形式化”“碎片化”“浅表化”等问题,区教研室引导学校将小专题教研与校本教研有效结合,以主题化方式推动学校教研深度实施,促使学校教研不断迭代升级。经过几年实践,区内每所学校都探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小专题教研模式。

三是促进学科教研深度改进。小专题教研就是指向教研共性问题的系统研究与深度改进,而教师的实践理论就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小专题教研逐步形成。在区域小专题教研生态影响下,学科教研员积极行动,引导学科教师积极探索教研共性问题进而逐步形成区域学科教研行动理论。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