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创新校长培训模式 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08 来源:中国教育报客户端

中国教育报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案例展示专题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通过4天高端研修班与4个月“速赢项目”后续跟踪实施相结合,创新校长培养新范式,引领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创新校长培训新范式,做到真学、真用、真有效

一是因材施教,从校长培训做起围绕学校管理与品牌建设的主题,培训前区教育局以问卷调研和专题访谈形式,全面深入了解校长们在相关方面已有的认识、探索与困惑,充分掌握“学情”。在此基础上精准选定教学内容;为取得“高校课堂”成效,培训根据成人学习中自主学习、角色学习、任务学习、经验学习的特点,综合运用了、工作坊、小组学习、小组竞赛、案例讲解、学员分享等形式多样的讲授方法;参训过程中,校长们每天都要完成作业,把所学知识变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品牌建设的具体措施,导师坚持每天一对一批改校长们的“作业”;培训结束后,充分体现弹性作业的原则,引导校长根据校情选取可以迅速启动,小步快跑的速赢项目进行实践;导师根据各校的反馈指导,进一步帮助校长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改革探索。

二是知行合一、真学真用,任务学习见实效在培训满意度调查中,参训校长对于培训收获主要提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与思维拓展,校长们认为通过培训学习了系统思维的有关理论,开阔了视野,对学校工作中的问题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并掌握了运用系统思维的工具和方法,对于分析解决学校管理中问题非常有帮助;二是学生发展与教育规律相关理论知识的收获,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遵循人的成长规律与节奏的重要性,尤其对学习动机和学习类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重视研究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三是进一步加强校级合作与交流,培训中包括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为校长们创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中,进一步增强校际合作意识,有效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形成优秀实施案例,引领全区学校走好内涵发展和品牌建设之路

案例一:佛山市第九小学——“学生阶段性素养目标体系建构”

困难与挑战:打破小学六年评价内容、标准、评价方式的一致性,真正突出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打破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综合素养发展与评价只是班主任工作的片面认知;提升学科教师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主要策略:1.系统理论——忒休斯之船理论的运用:功能、目标是决定一个系统最核心的要素,统一目标成为启动改革最重要的一步。2.实施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生涯发展相关主题的教师培训。

主要阶段成果:1.树立需要班主任、全体学科老师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共识、新合力,有效激发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2.形成一二年级段的《学生阶段性素养目标(行为清单)》和“星级学生”评价基本标准。

案例二: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让每一位教师“小步快跑”

困惑与挑战:如何带领学校从一个高峰走向下一个高峰,实现第二曲线的飞跃。

主要策略:运用韦纳成败归因理论、第二曲线、比约克法则、边际增益理论等理论,抓住操作性强、实施条件相对完备的要素进行切入与改进,助力发展愿景的逐步达成。包括:

1.以“书院式校本研修”为新的培训样式,让老师“小步快跑”。更关注教师个性学习诉求,更关注教师共同体成长的需要。“一科一策”“一师一题”的校本研修策略,让教师们打开格局,运用系统思维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2.对于在某个领域达到巅峰,或者职业倦怠的资深教师,支持他们在跨学科领域、其他学科上开展探索第二发展曲线,设立“小速赢项目”帮助其尽快获取成功。

3.学校实施组织变革,简化管理流程,打造高效的、全包围为师生服务的团队,树立“学生第一,教师至上”的服务意识。

阶段成果:1.张槎中心小学校本研修手册2.0版;2.学校组织架构的2.0版。

案例三: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南庄中学——初中生基于系统思维下阶段性成长目标规划

困难与挑战:本项目为初中生三年成长目标规划,按初中学制分为初一、初二、初三共三个阶段,而且涵盖思想品德目标、行为目标、个性心理品质目标、学业、体育成长目标等多个维度,时间跨度大、内容多工作量大,容易发生目标侵蚀。

主要策略:学校运用培训所学习的系统思维,制定初中生三年分段目标培养,有机整合系统中目标、要素、连接三因素,重点发挥目标因素,对整个系统有决定性影响。

1.借助学校现有的指南针课程体系,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减少现有工作量;2.化繁为简,聚焦重点;从初一开始抓牢身体健康、行为管理、乐观积极、学习研究四个主要方面,避免目标侵蚀;3.结构承载内容,项目驱动目标。规划“南庄中学初一年级学生成长时间轴”,用活动推动学生实现目标;引进“班级公约”管理项目。

阶段成果:1.完成学生三年能力发展目标规划方案试用稿;2.完成初一学生阶段性成长目标与培养方案;3.成功实施班级公约项目;4.帮助初一学生完成个人发展规划;5.对初一学生成长目标中身体健康、行为管理、乐观积极、学习研究四个方面对学生发展目标进行指引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跟踪推进与实施分析;6.新初一同学能用阶段性发展目标指导自己的学习和行动,学习目标明确,纪律习惯良好。

案例四:佛山市实验学校——构建初中生学业潜能发展支持体系

困难与挑战:佛山市实验学校转制为公办学校,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转公后的高质量发展,学校需要聚焦学生创新培养。

主要策略:1.开展学业潜能研究,构建学生动力系统;2.推行佛实笔记法,培养学生高级认知策略,提升学生学习效能。

阶段成果:

1.将学业潜能研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流程,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首要任务;优化双导师制、学习共同体课堂、成长汇报等,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提升学习元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取得学业进步。

2.推行佛实笔记法,培养四大学习品质(学习计划、反思总结、思维导图、题不再错),促进双高课堂建设,提升学习效能,提高学业成绩并初见成效。

通过创新校长培训模式,引领实干主义、长期主义、专业主义的教育事业发展新风尚

禅城区正全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对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质量、协调均衡、特色品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和标准,佛山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建设“五好教育”,对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路径和范式提出明确的要求。禅城区需要通过走内涵发展的路径,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高质量发展。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