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农耕文化中汲取语文教学的精神力量

——记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校长季建飞

发布时间:2024-08-30 作者:吕帅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浙江省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校长季建飞,循“农耕”思维,证“和合”语文,开展了众多积极有效的实践性摸索和创新性思考,使学校语文教学成为“培根铸魂”的重要载体。

应时,把“势”分析透

教育要面向未来,就要从语文的初心与根本来思考,语文教学在哪些方面会发生变化。季建飞强调,要“应时”,不能“因循守旧”。教师应该,也必须以动态变化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教学,并研究如何顺势而为。他要求,要让“和合”教学成为学校最具竞争力的一个影响因子,从根本上规范语文教学的思路和意识,使“和合”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现实支撑。他能正确研判形势,把“时”与“势”分析透,把“合”与“和”捋顺,才能有效落实“和合”语文教学理念。让教学和谐融合,处于一种交融的形态,生活化、综合化,通盘筹划教学行动,探索了一种可能的实现路径。这种“致圆融而尽精微”的理念,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和谐,也是语文教学可以追求的更高境界。

取宜,把“气”看清楚

取宜,主要是适合、适宜,强调因时、因地、因教制宜。季建飞强调,要“取宜”,不能“大水漫灌”,根据不同时机,制定相适宜的对策。他告诉教师:“和合”是多维系统融合的教学,能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他要求教师要注重“理论指导与教学训导”的和合、“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和合、“内强素质与外强形象”的和合、“高阶思维与低阶思维”的和合、“教学原点与教学散点”的和合、“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的和合。实践中,通过“列控”,实现取宜。通过教学管理者向教师发送“合”路径和“和”愿景,并对教学进行制动、加速和牵引等操作。“取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相地之宜”的理念在教育中,尤其是在指导学校认识和变革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守则,把“意”搞明白

“守则”就是守准则、守规范、守秩序。守着孩子过日子,语文就这么朴素。季建飞说,“和合”教学,是在“合”思想指导下对教学“和”价值愿景的追寻。要融整“教学批判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新知建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评价反思能力”6个思维点;规整“推拉、主次、内外、高低、聚散、虚实”“六线”和合,突出“一体化”;调整“行为、意识、环境、能力、愿景、身份”6个层面,提炼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统整“6点6线6面”,以点牵线,以线带面,以面撑点,构建一个“和合”的列控系统,诠释“合势”之路,演绎“和谐”之法。季建飞强调,要“守则”,不能“逾越底线”。万物有时,各居其宜,生发有则,顺性而为,是语文“和合”教学的内在本质。

和谐,把“芒”把握准

“和谐”就是师生力求达到圆融的生命状态,过一种美满的教学生活,体现的是农人俯身的姿态,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和合教学追求的是师生情绪无疆和悦,师生参与无尚和融,课堂生成无痕和衷,使教学无缝和谐。“和合”教学的内涵有对古今中外教学理论的继承、整合和发展,也有广大教师对“和合”教学的经验总结和概括。管理中,要通过细化带动、变革促动、创生驱动。

和合”语文教学,要有泥土般质朴的愿望,还要有星空般高远的梦想。朴素的“和合”教学,要有价值感。季建飞强调,要和谐,不能“揠苗助长”。教学要扎实“根基”、墩好“新苗”、强壮“枝干”,蕴含“以生为本,以和为贵”的文化品格。“和合”语文如同以农人的姿态种庄稼,唯有“精耕细作”,才能孕育棵棵“参天大树”。

“农耕”思维,证“和合”语文。用付出的确定性,去换结果的相对确定性。虽不能说是一分耕耘就等于一分收获,但是如果是确定性的五分耕耘一分收获,结果也是确定性的,因为付出是确定性的。农耕思维,一点点播种,培育,贡献价值,让学校语文“和合”教学,更具了持续性和延续力。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