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日。当天,《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展览开幕式暨新书首发式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1999年获得党和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4位曾在清华大学学习或工作过。
该活动由清华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出版社、图书馆联合主办。《愿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一书的主编葛能全及清华大学相关领导、“两弹一星”元勋家属、清华大学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共70余人参加了活动。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史编委会副主任向波涛发表了讲话并为展览揭幕。
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邱显清讲话
清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邱显清介绍,《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一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为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专门策划的图书,在清华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的支持下,纳入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和档案编研丛书。该书编撰团队由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通过大量鲜活的人物事例和珍贵的史料图片,回顾了“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赵九章、钱学森、彭桓武、钱三强等14位清华人发奋求学、以身许国、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的人生历程,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弘扬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优秀作品。
新书揭幕仪式
随后,该书主编人员与清华大学相关领导、专家等共同为《以身许国——“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一书首发揭幕。
葛能全表示,清华大学为“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称之为“两弹一星”人才的摇篮。葛能全饱含深情地讲述了第一颗原子弹背后的故事以及该书的编辑出版经过。
葛能全先生致辞
会后,参会代表们参观了“两弹一星”元勋中的清华人展览。展览展示了14位“两弹一星”元勋的生平事迹以及与清华大学的渊源。实物柜首次面向公众集中展示了清华大学档案馆收藏的12位元勋的学籍卡。此外,钱三强捐赠的档案史料也首次与师生见面。展柜中还展示了钱学森的留美志愿书和保证书、邓稼先《量子场论》论著手稿、王淦昌化名“王京”时使用的笔记本等宝贵的实物和资料。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清华大学主题教育“我愿以身许国,投身复兴伟业”系列活动之一。(扶意寒)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