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了几十年的“课间10分钟”能增长吗?课间时间增加5分钟能带来什么变化?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小学给出了答案。从2024年9月起,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小学推行“多彩小课间”活动,以“优化课间15分钟”“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等为改革突破口,率先实施“加长版”课间,在多出来的课间5分钟里下足了功夫。
课间活动
巧“匀”时间 科学设置新课表
兴龙湖小学在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每周“4节体育课+1节延时体育课”相结合,确保每班每天至少一节体育课,每生每天校内综合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2小时。学校先后出台4项相关制度,严禁其他学科及任何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
兴龙湖小学书记陈小渝表示,国家层面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高度。“体育是最好的教育,我们以课间变革这个‘小切口’,落实‘健康第一’的大理念,让校园课间欢腾起来,这才是小学校园应有的样态。”
2024秋季开学以来,兴龙湖小学按照“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的总体思路,从原有45分钟的大课间里优化调整出部分时间,调给每一个小课间,因而大课间变为30分钟,小课间则延长至15分钟,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走出教室、释放天性,以“15分钟小美好”释放校园新活力。
重视课间 严禁拖堂和提前上课
为了引导师生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兴龙湖小学通过“一严禁两坚决”破解“课间圈养”问题,即严禁教师拖堂和提前上课行为,坚决杜绝随意缩短学生课间活动时长,坚决杜绝课间禁止学生出教室,确保课间“人人出教室、个个到户外”。
此外,为确保学生的“撒欢”安全,兴龙湖小学还分年级对课间活动区域、动静形式等进行统筹安排,化解校园室外空间有限、上下楼道易拥挤难题。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制定参与规则、设立安全文明引导岗等方式,提升学生规则意识和文明安全意识,践行学校“规范下的自由”德育品牌,推进15分钟课间井然有序。
加大投入 创设“课间乐动圈”
为优化课间活动,兴龙湖小学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游戏活动以外,还加大了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投入,增设了攀爬公园、蹦床公园和滑梯公园,并与现有的篮球公园、足球公园和民间游戏公园等活动场地相结合,形成了六大“体育公园”。学校还科学设置课间体育锻炼任务群,引导6个年级分批循环使用,使校园形成了“处处是设施、时时可锻炼、人人能参与”的“课间乐动圈”。
课间活动
与此同时,兴龙湖小学还发出“课间征集令”,设置“课间挑战闯关”活动。学校积极吸纳师生、家长意见,先后征集意见建议30余条。例如在楼下活动的课间,让学生蹦跳玩耍;在楼上活动的课间,组织趣味益智活动。楼上楼下的结合使学生们活动更为丰富,而不同的课间搭配也更具吸引力。又如根据校园场地和器材特点,学校创设多样化的体育挑战区,通过设置1—10级挑战标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欲望,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我,持续参与锻炼。
“课间15分钟”有望成为“永”字号
小课间时间延长带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操场上的学生多了,学生们也更愿意到操场上动起来。兴龙湖小学校长陈勇介绍说,15分钟小课间,让学生们休息活动的时间更充裕,有助于释放心理压力,而对教师来说,也能获得相对充足的缓冲时间,更好地准备下一堂课。接下来,学校将继续丰富课间活动内容,拓展活动空间,把课间留给孩子。
课间活动
永川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具荣海表示,永川区兴龙湖小学探索打造的“课间15分钟小美好”,体现着育人导向的变革,也预示着永川拉开了学校体质健康提升行动的序幕。接下来,永川区将进一步扩大试点工作,指导全区中小学根据本校实际不断优化课间安排、丰富课间内容、拓展活动空间、夯实安全管理、强化监督检查,巩固已形成的经验成果,提炼课间活动实施的典型经验和优秀做法,进行全区展示交流,辐射推广,形成课间15分钟的“永”字号活动品牌,促进课间时长量和质双重提升。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