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合力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创新,近日,新质生产力培育与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徐州工程学院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徐州工程学院主办,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承办。江苏省徐州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淮海经济区协同办、市委党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徐州工程学院等单位的相关领导,以及江苏省智库专家、淮海经济区周边高校相关专家学者等近200人参会。
徐州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洋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并从平台品牌、基地建设、传统文化、体制机制、内涵建设、服务地方等方面,介绍了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刘洋表示,期待与各参会单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文化传承创新、校地融合发展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教育强省、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在致辞中,对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建设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服务决策大局,勇担时代使命,引领发展新航向;二是聚焦社科发展,激发协同创新,共筑集智新生态;三是推动基础研究,助力决策咨询,构建互动新平台;四是提升基地影响,打造品牌基地,扩大影响新广度。同时,他对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也提出了期望。
新质生产力培育与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张新科作了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理结构和传播路径”主题演讲。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原副主任沈和、南京工业大学纪委书记曹杰,分别作了题为“江苏中国百强县高质量发展对淮海经济区的启示”“新质生产力下的工业数智化转型与碳管理”主题演讲。
此外,江苏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秦兴方,常州大学社科处处长彭伟,江苏城乡安全治理研究基地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汪超,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李金生,南京工程学院社科处处长史修松,盐城师范学院教授、江苏沿海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郇恒飞,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徐州工程学院金融学院院长、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董金玲,从新发展理念视角汇报了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情况。
据悉,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于2023年5月获批。基地自获批以来,围绕新质生产力培育与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出版了专著2部,完成决策咨询研究报告46份,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5项,并编纂了《徐州市财政志1986-2022》。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空白。(徐州工程学院金融学院供图)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