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历史】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试教心得

发布时间:2025-01-17 作者:魏丹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新修订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的试教过程中,我收获颇丰,对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新教材更加注重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立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新教材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典型的史事,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增强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表述也更加科学。例如:第10课,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能力,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教材将不同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内容单独设课,形成了7课《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第14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全面系统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源流我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教材单独设置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一课,充实了这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其次,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新教材精心编排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学生对于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脉络和线索梳理存在一定的困难,试教教材对原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取舍,把原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整合成第11课《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把原教材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整合为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经过以上调整,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脉络更加清晰,更能凸显“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这一单元主题和阶段特征。

最后,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增加了学史方法指导。新教材引入了许多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和思考。例如,在原有地图基础上增加了“读地图”栏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图,更有针对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如,新增的“学史方法”栏目,在“如何把握史事要素”专题中,从什么是史事、掌握史事的作用、史事要素分析等方面介绍,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史事的方法。

在新教材的试教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由浅入深不断进行课堂转型,教育观念也要不断更新。作为有着20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我要与时俱进,主动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只有做到转变观念,积极了解新课标、新教材的新变化,才能付诸正确的行动,准确达成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将以此次新教材试教为契机,将学习所得融入日常教学,付诸行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感悟,体现新教材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者系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教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