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学道德与法治】如何开启初中生活

发布时间:2025-02-20 作者:王承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开学了!学生们欣喜地跨入初中校园,开启了崭新的初中生活。现在,学生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如何开启初中生活,实现更好成长呢?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为我们开启初中生活提供了指引。下面,让我们跟随教材的内容,看看初中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学生生活在新的校园环境,与新教师和新同学相处,经历着许多新鲜事,对新生活满怀期待。

初中生活的“新”,一方面体现在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课程表上多了陌生的科目,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这些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学生拓展知识面。布告栏里贴满了社团招募新成员的启事,社团成员常常聚在一起开展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平台。每逢假期,学校都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学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初中生活的“新”,另一方面体现在它对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学生不断长大,家庭、学校、社会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期待学生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

初中阶段属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钱学森说:“6年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他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称有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其中12个人是求学期间的老师,而中学老师就占了7个,这足以看出中学教育在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既有着丰富的可能性,也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我们,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生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要让初中生活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和价值,需要规划好初中生活。规划,顾名思义,就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自己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那么,怎样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呢?

首先,应当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确定个人发展目标。个人发展目标是多维的,或许是升入心仪的高中,或许是学会喜欢的乐器,或许是读完一百本书,或许是培养发明创造的能力。个人发展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使个人的发展与现实紧密联系,与时代同频共振,也需要结合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自身条件,让发展目标科学合理。

其次,应当分解个人发展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可以被概括为列出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情的时间表。需要个人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使行动方案切实可行,从而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好时间,提高做事效率。从长远计,低效的人往往做事缺乏计划性,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上,在琐碎的事务间疲于奔命,却仍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高效的人则会提前做好安排,按计划行事,把更多时间放在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最后,要有持之以恒的行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比制订规划更重要的是实施规划。既要坚定持之以恒努力的信念,又要掌握努力的科学方法,做到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埋头苦干,向着既定目标前进,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随着初中生活的开启,一片崭新的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片天地既是多彩梦想的放飞地,也是获得幸福人生的圆梦场。过好初中生活,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让我们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奏响中学序曲,用时间淬炼本领,用汗水浇灌理想,以实际行动书写面向未来、御风前行的青春篇章。作者系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编辑室编辑)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