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幸福家园·童心陪伴”公益活动座谈会暨学校回访在铜山区教育局举行。本次活动由铜山区慈善总会、铜山区教育局联合主办,通过深度总结该公益项目实践经验,深化多方合作,进一步推动城乡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工作。
座谈会现场
自2023年试点实施以来,这项依托中华慈善总会“幸福家园”工程、联合专业心理支持机构“蓝信封”开展的公益项目,已在铜山区全区16所中小学培育出1429对书信伙伴,累计往来信件逾两万封。项目通过大学生志愿者与青少年学生建立“一对一”跨地域笔友关系的形式,用文字传递关爱与温暖,织就城乡青少年群体心理防护网。
徐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夏文达、副会长张学胜,铜山区教育局局长胡清华,铜山区慈善总会副会长李贤君等出席活动。来自中华慈善总会“童心陪伴”项目组的专家团队,与16所项目校负责人、教师代表等展开了深度对话与交流。
胡清华表示,“这项润物无声的工程,既是慈善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更是对城乡青少年成长的全周期守护。调查数据显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参与活动学生的心理韧性指标提升率达到43%,家庭沟通意愿增强超五成,学生自我价值认同度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蓝信封”项目组专员通过多维数据画像揭示当代青少年心理图景
座谈会上,“蓝信封”项目组专员通过多维数据画像揭示当代青少年心理图景。相关数据显示,学业焦虑、家庭管教和自我价值探索三大议题,在青少年关注问题中占比超60%。典型案例显示,某中学生通过与大学生志愿者的往来信件,逐步化解了由家庭矛盾引发的心理危机,最终在志愿者引导下重拾生活信心。
此外,项目组创新构建的三级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施信件内容监测,对潜在风险信件进行分级管理,可以实现定向匹配专业志愿者,为青少年构筑起有效且立体化的心理支持网络。
清华中学、棠张镇中心中学、娇山湖中学学校代表现场交流项目落地经验
夏文达在总结时指出,铜山区作为全国首个全域实施该项目的示范区,探索的“专业支撑+精准服务+数字赋能”模式具有重要推广价值。他强调,要始终秉持“最小干预、最大保护”原则,充分尊重和保护孩子们的隐私。他表示,在项目二期总结阶段同步启动第三期项目,尽管面临资金困难,但只要活动对孩子成长有益,就会继续推进,希望“蓝信封”项目组加强指导,争取资金配套支持,并逐步建立涵盖隐私保护、效果追踪在内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会后,“蓝信封”项目组将对12所项目校进行深度回访。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