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京开幕

发布时间:2025-07-16 作者:胡若晗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胡若晗)7月13日,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丘成桐、姚期智等4位菲尔兹奖得主、3位诺贝尔奖得主、2位图灵奖得主领衔出席。丁肇中、朱棣文、戴维·格罗斯、罗伯特·塔扬、森重文、乔治·卢斯蒂格6位科学家在现场接受了2025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这一最高荣誉。此外,多位邵逸夫奖、沃尔夫奖、狄拉克奖等国际大奖得主,80余位中外院士,10余位各国数学会主席及代表,近千名来自国内外学术组织、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共同见证了这一国际基础科学界顶级学术会议的启幕。

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开幕式现场

大会主席、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回顾了近年来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他认为,一个由理论突破与技术创新共同驱动的时代或将到来。他期待通过本次大会搭建开放、包容的国际学术平台,进一步推动海内外科学界更深层次的对话与协作。

在颁奖环节,6位“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依次登台领奖。丁肇中回顾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科学探索历程,这位科学巨擘用5项里程碑式实验重塑了现代物理学的认知框架。如今,他仍带领着16国科学家团队在国际空间站挑战宇宙射线理论的边界。

开幕式同时颁发前沿科学奖。本届奖项评选出118篇基础科学领域的杰出论文,覆盖数学(75项)、物理(16项)、信息科学和工程(27项)三大领域。获奖作者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其中,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等13所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论文作者揽获了17项奖项,涵盖数学与理论物理、计算数学、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交叉科学与应用等热点问题,展现了中国学者在基础理论研究、算法创新和前沿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实力和创新活力。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由丘成桐院士于2023年发起设立,已成功举办过两届。在接下来的两周里,包括400余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在内的近千名海内外优秀学者、青年学子,将共聚怀柔科学城,围绕数学、物理、信息科学和工程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展开学术探讨和交流。大会将举办500余场学术会议,包括大会报告、专题学术会议及卫星会议,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将领衔主讲基础科学报告、前沿科学奖报告,分享各领域最新突破性成果,推动多学科协同创新。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