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平台支撑 课程迭代 匠师赋能

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打造新质装备制造人才培养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4-14 作者:阮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聚焦重庆制造业“33618”体系,联合攀枝花技师学院、重庆重齿机械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平台支撑、课程迭代、匠师赋能:新质装备制造技能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该项目以“三赋适应三化”理念为引领,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迭代数智化课程、培育匠师型队伍,破解装备制造人才培养产业场景“难供给”、课程教学“不适应”、教师能力“不匹配”三大核心难题,为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南样本”。

产教融合破难题:构建“一体两型”产教协同育人平台

2016年8月起,学校基于成果导向平台支撑、课程迭代、匠师赋能的新质装备制造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体两型”产教协同育人平台。

组建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学校与高新区共建产教联合体,聚焦珞璜工业产业园,强化智能装备等专业,推进与长安汽车等重点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开放共享、产学研一体的育人共同体,建成国家示范集团、市级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现深度工学结合迭代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实体型、虚仿型产教融合教学平台。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仿真实训基地,构建“智慧教室、服务、数据、环境”四大平台,依托市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改造50个VR/AR工位,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贯通。建成重庆市唯一标准化竞赛考证场、优质课程资源研发基地、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及装备制造技能教师培训基地。

建“一体两型”产教协同育人平台

课程改革强内核:实施“一融两化”构建动态课程体系

面对数智化浪潮,学校“课程迭代”为抓手,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立体化+数字化”的课程体系。

“岗课赛证”深度融通岗课结合,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和新质装备制造岗位需求,融入新规范,重组教材内容,建成国家规划教材3门、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门、市级一流核心课程2门。赛证融入教学,划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阶”能力到课程体系,明确各类课程的贡献分配矩阵,协同建设MOOC、云学习等泛在学习课程,融入工匠精神。

立体化+数字化多维赋能。发立体化课程,建成市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在线精品课程5门,实时互联世界技能大赛基地平台1个,联合开发524个网络实训小程序。通过数字化资源虚拟实训,运用59个市级获奖微课、300个三维动画、7个全国交流展示的教学设计案例,为人才培养质量赋智赋能。

匠师引领提质量:打造“一导双驱”“双师型”教师队伍

针对教师产业实践能力不足问题,江南职校创新“匠师赋能”机制,构建“名师导学制+技赛驱动+技创驱动”教师队伍培养体系。

“雁阵型”团队精准培育推行“名师导学制”以机械制造专业世界技能大赛金牌名师为“头雁”,以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专业为两翼,以机器人焊接、大数据、工业机器人为增长点,形成“雁阵型”教师队伍,培养15名员工获行业准入资质。2023年正式获批重庆市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计划项目立项建设,2024年主持重大课题2项,培养国家及省部级拔尖人才10人。

技赛技创双轮驱动校企协同攻关技术研发,联合申报发明4项、专利17项,获创新创业比赛一等奖29人次。助力“校中厂”东科模具公司成为全市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立智能网联安全创新平台等6个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165项,助推产教深度融合与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模式显成效: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生态

经过8年实践探索,该项目成果已形成“理论—实践—辐射”的完整闭环,成效辐射全国

人才质量显著提升累计为社会、企业培养装备制造人才超4000人,就业率98%以上,企业满意度95%以上。学生在企业就业3年后有60.29%成为企业技术骨干,5年后有30.28%成为中层管理人员。9名在校学生获得重庆市青年岗位技术能手;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攀枝花技师学院毕业生曾正超等3人获世赛金牌,毕业生李宪洪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生杨宗义等10余人在市赛、国赛摘金夺银。团队教师1人获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国家拔尖人才5人、省部级拔尖人才5人,教师获得行业高级认证94人,双师型教师获得技师或者工程师相关资格水平的教师达90%以上。

产教协同成果丰硕累计发表相关论文15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已结题)。校企联合开发实训小程序24个,取得发明专利14项建成市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在全市推广。教师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5篇出版教材10本,建成市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市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市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市级微课比赛获奖59人次(全市排名第二)中高贯通培养2560人,开发中高职衔接课程16门,建成资源库1个,新增国规教材3本、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全国教学设计案例交流展示7个(数量全市第一)。编写《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焊接技术应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在全市推广并公开出版。方向课程《焊接工艺与方法》是重庆市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重庆市中等职业精品在线开放重点课程

产教协同成果丰硕

据悉,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平台支撑、课程迭代、匠师赋能”创新模式在校内汽车制造与检测、机械制造技术等专业迅速推广,开发的“平台支撑、课程迭代、匠师赋能”教学资源在市内外30余所学校推广使用。连续6年承办重庆市、江津区职业技能大赛焊接赛项比赛,连续两年承办重庆市中职院校技能大赛“焊接技术项目”,指导教师培训暨智能制造教学改革研讨会,培训全市中高职装备制造专业教师100余人。聚焦重庆制造业“33618”体系,精准发力为24家制造企业提供人才支撑,本地就业率达93%。师团队赴国内外行业内知名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专题讲座59次。

“平台支撑、课程迭代、匠师赋能”创新模式为重庆长安、上汽通用五菱、润通科技、重齿机械、中冶赛迪重工等校企合作培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紧缺人才。解决了企业对焊接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平台支撑、课程迭代、匠师赋能”创新的改革与实践模式被同类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和借鉴,培养了一大批高技术技能人才。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