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打造对口支援“升级版”破解边疆职业院校发展难题

——新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北省职业院校共创对口支援新模式(上篇)

发布时间:2025-04-24 作者:江一丁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5年,我又来援疆了,高兴能继续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出自己的贡献。”新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院长高锦南来自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他从一名湖北省普通援疆教师,成长为新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院长的故事是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与湖北省职业院校共创对口支援新模式的生动写照。

边疆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面临难题

“虽然我们成立时间短,但发展步伐很快,可以说一年一个新台阶,短短7年时间,学校实现了一系列跨越式发展目标。”日前,新疆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学伟,谈起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时激动地说“作为一所地处边疆的高职院校,我们之所以能在高质量发展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得益于湖北省职业院校对我们的倾情支援,帮助我们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高质量发展难题。

对于西部地区尤其边疆地区的职业院校来说,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面临着办学理念师资队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难题。除了充分发挥当地党委和人民政府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和引领作用,对口支援机制无疑也是其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王牌”。

谈到发展中曾经遇到的困难,周学伟一口气说出了很多。2017年刚升格为高职院校时,学校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师资不足由于地处边疆,招聘教师比较困难。为此,对口支援博州的湖北省为我们学校派来了30名授课教师,其中15短期支教教师,工作半年;15中长期教师,工作一年半。这些教师的到来,解决了学校教师队伍不足的问题,让学校得以正常运转

这样的对口支援模式从2017一直持续到2021年。无论是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还是湖北省,都逐渐意识到,虽然从“散点式对口支援”升级到“组团式对口支援”,但只是选派教师来授课,显然没有能够发挥出对口支援这一机制的最大优势。

周学伟说作为一所地处西部和边疆的职业院校面临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办学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问题,如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问题,如何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职业院校如何服务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问题

很显然,这一系列难题仅靠当地的力量是难以破解的周学伟把目光在了教育大省湖北省的对口支援上。

双方共同打造对口支援“升级版”

来自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的援疆干部崔晋华,两年前受学校选派,来到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担任院长。她说,升级版的对口支援模式,让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长远意识大大增强促使她的工作重点都围绕着如何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怎样打造专业影响力,以及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作为院长,我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我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必须为分院的长远发展考虑,走好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崔晋华说。

“我们需要打造对口支援‘升级版’。”当周学伟把这个想法说给湖北省对口援疆指挥部负责人听的时候,立即得到了对方积极回应:“我们也正有此想法。”

原来,湖北省援疆指挥部也注意到,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的规模不断扩大硬件建设日趋完善教师队伍不断充的情况下,过去的对口支援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校发展需要了。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打造“升级版”对口支援模式,成了双方不谋而合的共同想法。

“打造对口支援‘升级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意味着湖北省需要付出多努力提供更多资源,特别是高素质干部人才的支持。”湖北援疆干部、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鞠守勇说

湖北省探索中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援疆新模式,汇聚各方力量全方位支持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应博州所需、尽湖北所能,经过深入调研和沟通,湖北省和博州携手打造对口支援“升级版”,湖北省以“办学分院式”“人才组团式”“管理移植式”“内涵推进式”,开创全疆唯一“校帮院”模式,打造“湖北援疆职业教育样板”,全方位全过程支持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

援疆干部“任实职、担实责、做实事”

创新机制后,原来“松散型”的对口支援模式转变为“点对点紧密型”的对口支援模式。人才组团式也由过去的“大混合”组团,变成了精准化的“小组团”模式;管理模式也由过去的模仿对口支援院校的做法,转变为根据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实际的提质培优新做法

“这个过程中,湖北省相关部门和高职院校充分展现了大格局大情怀大使命,把我们学校当作湖北省自己的学校来办,给予我们全力支持和帮助,十分让人感动。”周学伟由衷

2005年到2020年,湖北省从50余所高校中选派24338人次援疆教师到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工作。2021年,湖北省从更高平台、更宽领域打造对口支援“升级版”。湖北省教育厅协调华中师范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和11所优质高职院校,采取“办学分院式”模式,通过“一校帮一院”的方式,分别在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8个二级分院加挂各自学校的“博州分院”牌子。

“挂牌子这种形式很多,但湖北省对口支援学校在我们这里挂‘博州分院’牌子,是实打实的不是形式的”周学伟说,“挂牌后,各对口支援院校选派一名中层干部到学校来,担任分院院长,同时选派一名骨干教师来担任各分院的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

援疆干部来任实职、担实责、做实事,是对口支援“升级版”与过去不同的地方。这样一来,支援模式便从单纯授课升级为“头雁引领”和“结对成长”“散点支持”升级到“办学分院式”,将对口支援院校和受援院校真正“捆绑”在了一起。

同崔晋华一样,来自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熊冬珠,担任的是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分院院长。两年时间里,她四处奔忙,成功教育申报了音乐表演和母婴照护两个新专业前者基于新疆学生多才多艺的鲜明特点,后者基于社会发展趋势需求。

“从输血到活血再到造血,这是我作为管理者必须努力做好的事虽然我们的教师队伍平均年龄只有27岁,但我手把手带着他们一起做、一起往前走,不断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水平。其他援疆教师样,熊冬珠希望能通过踏实努力为学院未来发展打好基础,一步一个台阶往前迈(江一丁)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