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打造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样本 展示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

武汉二桥中学着力建设AI“无边界校园”

发布时间:2025-05-21 作者:阮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智能时代,每一份跨越星辰大海的力量,都在点亮孩子眼里的光。”近日,湖北省武汉市二桥中学校长彭葆蓓作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唯一代表,在于武汉举行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全体会议题为为孩子们点亮更加美好的未来主题演讲,分享和展示一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

image.png

二桥中学校长彭葆蓓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全体会议上发言

5月16日,AI“无边界校园”媒体调研行活动在二桥中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10余家媒体现场观摩武汉市汉阳区教育数字化成果。

“二桥中学建设无边界学校,用数智技术让孩子身在校园就能‘亲临’全世界。”彭葆蓓校长介绍,学校搭建了数字孪生校园,构筑了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与数字空间三维平台。

三维平台如何发挥作用?据彭葆蓓校长介绍,在数字孪生校园平台打造的可视化3D校园中,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放大缩小定位至某栋教学楼,联合安全防控数据,实时查看某个教室的教学过程和设备状态,并实现远程管理。

image.png

二桥中学“数字孪生校园”平台应用示例

学校搭建微型生态湿地馆,结合VR、AR技术部署了虚拟实验平台,把“长江水质观测站”搬进校园,把课程搬进自然。学生通过5G全息投影,可以与专家实时连线,讨论湿地生态修复方案。

image.png

二桥中学学生正在应用VR设备学习

在未来,AI技术如何更好助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学校管理?

“AI+教育的应用不止于大模型的技术突破,更重要的是做到真正让AI技术与教学、学习需求结合。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湖北子公司总经理程煜介绍,基于师生的实际需求,希沃已结合自主研发的教育专用大模型——希沃教学大模型,将AI技术融入数字化应用,推动教师积极应对新技术变革,帮助学生实现更多元的学习成长。

“数智教育平等面向人人,是惠及所有师生的教育。”彭葆蓓说,二桥中学深刻认识到,无论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人人都有公平获得教育的机会,都应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二桥中学也在不断践行用数字技术帮助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流动。在智慧课堂上,二桥中学和六百公里外的湖北恩施州来凤县实验中学的学生一起,“走进”长江生态湿地馆,携手探索科学奥秘;在云端教室里,不同地区的教师同上一堂课,共同建设高效课堂。

同时,结合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两地教师能够借助AI技术,在课后一起查看由AI生成的分析报告,精准分析课堂情况,帮助教师在课后进行反思与提升,呈现一堂堂好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流动。

据了解,希沃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已在全国铺开。截至目前,该系统全国赋能超50000节课,推动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近年来,汉阳区通过政策精准对接、区校协同创新等策略,实现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与区域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目前,汉阳区已建成覆盖全学段的数智大脑教育体系,在武汉教育云平台课堂互动率、资源使用率等应用指数多年位居武汉市第一。”汉阳区教学研究中心谭婷在与媒体交流中提到。

当前,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得到了广泛重视,教学方法也不断创新。据谭婷介绍,汉阳区作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以智能技术为引擎,坚持应用为王的基本原则,落实知行合一的建设目标。围绕“虚拟实验规模化、水科技品牌化、馆校融合项目化、科技学苑服务化”四个重点方向,采用“模式共创、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协同共育”的推进机制,创建出区域推动科学教育全面发展的新路径。作为此次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基础教育成果展的武汉市唯一区域展区,汉阳区也展示了数智赋能科学教育+的系列实践成果。

image.png

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汉阳区展示数智赋能科学教育+的系列实践成果

“数字教育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数据为纽带、以人文为根基的新型教育生态。”彭葆蓓说。她认为,教育技术的创新也要深刻践行以人为本,解决师生实际需求,创造未来教育的无限可能。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