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教育基因重塑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

华东师大发布全学段人工智能通识教材

发布时间:2025-07-29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智能教育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正式发布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学段的“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这套12册的丛书,凝结了华东师范大学多年来对未来人才应具备何种核心素养的深度思考与教育探索。

image.png

新书发布仪式

单点探索到一体化重构

早在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发布高中AI教材,推动全国40所中学成为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而今,随着中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国民基础素养体系,明确2030年前实现中小学AI通识教育全覆盖,华东师范大学再度以教材为支点,撬动人才培养范式的系统性变革。

“这套丛书不仅是首套贯通式AI教材,是数字文明时代育人逻辑的重构”,教材主编团队表示。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学校汇聚多学科专家力量,精准对接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征,构建从基础认知到复杂应用的AI知识体系,既融入最新技术实例,又注重科学性、前沿性与趣味性的融合,最终形成12册螺旋递进的内容体系。

教育强国建设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为此教育部推出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有鉴于此,华东师大本科生院组织多学科背景的编委会开展了多个轮次的联合教学研讨,围绕教材结构、内容组织、学科衔接、跨学科融合、素养伦理等诸方面进行反复推敲,最终编写出两本《人工智能与教育实践》教材,分别面向理科与文科背景的学习者该教材通过精心的内容选编和架构设计,达成了AI技术与教育实践的交织推进与深度融合。

全链条体系与中国智慧融合

长期以来,人工智能教育面临学段衔接断层、师资储备不足、文化适配性弱等挑战。华东师范大学该套教材的推出,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学段衔接上,此前的相关教材多存在“小学游戏化、高中重代码”的问题。该教材首次构建覆盖6-22岁学习者的AI通用知识框架,依托智能教育研究院学术支撑,融合《教师数字素养》《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等标准,形成逻辑连贯、内容递进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师资层面,教材编写团队创新“高校—中小学”协同机制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AI科学家领衔,联合上海多所职业院校资深教师及深圳南山40余位一线教师共同参与。“这种‘理论下沉—实践反哺’模式,让教材真正扎根教学场景”,参与编写的一线教师表示。

该教材更具特色的是中国文化内核与传统智慧的融入。“AI理论可借鉴西方,但教材灵魂必须有中国底色。”据教材编写团队介绍,教材中,墨子“兼爱”思想与机器人三定律AI伦理章节对比呈现,“郑和下西洋”“田忌赛马”等历史典故嵌入逻辑推理和计算思维内容,高铁故障智能诊断等技术纳入职业模块……维度增强学习者的文化认同意识与实践能力

image.png

大中小一体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材

三位一体教育数字化生态的缩影

这套教材的发布,是华东师范大学构建“课程—平台—师资”三位一体教育数字化生态的缩影。

课程层面,通过系列教材统一各学段AI教育内容;平台层面,依托“数智教育云”提供AI备课助手与教学资源,实现跨校共享与智能教学支持;师资层面,通过多层次培训项目持续赋能全国教师队伍,破解AI教育师资短缺难题。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会读写的人,而是不会用AI解决问题的人。”教材编委之一周爱民教授的观点,道出了AI素养作为未来人才基础能力的重要性。

据悉今年秋季这套教材将走进各试点学校,并将向全国大中小学课堂推广。华东师范大学正以“政策创新+学术深耕+技术普惠”三位一体模式,为全球AI教育贡献东方智慧。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