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南宁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构建产教一体新质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8-28 作者:黄永明 谢贵兵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广西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深入践行国家产教融合战略,创新构建并成功实践了“五融三通两延伸”产教一体新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有效破解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难题,为培育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质技能人才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路径。

该体系以专业与产业、技术与技能、竞赛与创业、学历与资历、工场与工坊五融为内核,打通课程与生产资源、行业需求与学校供给、中职与专本教育三大通道,实现课堂向企业车间、师生作品向企业产品双向延伸,真正实现了校企一体、协同育人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成长成才构建了立交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高质量技能人才支撑。该体系有效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机制。

“五融三通两延伸”产教一体新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产教一体、以技育人 提升新质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依托“五融三通两延伸”产教一体新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将技能工坊作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核心孵化器,以岗课赛证融通制度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升。

学校紧扣行业需求与就业能力导向,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深度融入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形成“训育结合”的培养模式。截至目前,学校参与一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累计组织5323名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考证,多次荣获优秀组织院校奖金牌考核站点等荣誉,彰显了学历与资历融合的育人成效。

技能竞赛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窗口。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赛事,累计斩获奖项937项,其中国家级49项、省部级513项。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中餐宴会摆台与服务等项目国家级赛事一等奖,“美术造型”项目获得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金奖,成为技能培养的标杆。此外,学校学生获得奖学金等荣誉1567项,其中国家级134项,全方位展现了“五融”模式下学生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双重提升,凸显了学校培养新时代匠人的扎实成果。

贯通培养、升学有道 拓展人才发展新路径

“五融三通两延伸”体系中,学校将“中职与专本贯通”作为“三通”的重要内容,为学生搭建了畅通的升学桥梁,推动升学人数与培养质量同步提升。

学校以“学历与资历融合”为指引,打破中职教育的学历天花板,通过课程衔接、标准对接,构建起中职到专科、本科的贯通培养路径。一方面,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与升学考核标准相结合,让学生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满足升学理论与实践双重需求;另一方面,依托“中职与专本贯通”机制,与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标准协同,为学生升学扫清障碍。

近年来,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升学工作成效显著,育人成果丰硕。近10年来,学校升入高职、本科院校继续深造的学生总数达15503人,规模持续扩大,人才培养立交桥愈发畅通。本科录取人数从2015年的28人提升至2025年的139人,增长近4倍,升学率由42%提高至78.56%,升学质量不断提升。大批学生通过中高职贯通培养、技能工坊实训、企业岗位实习等丰富的校内外实践,有效增强了综合竞争力,在升学选拔中脱颖而出。

成绩既体现了“课程资源与生产资源互通”育人机制的有效性,也印证了“行业需求侧与学校供给侧联通”的科学性,使升学教育与社会对高层次新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形成良性互动,真正实现了“升学有通道、发展有路径”的培养目标。

2018-2025年学校中高职、中高本贯通培养升学数据图

专业锚定、课程落地 夯实人才成长新根

学校紧扣“产教一体”要求,以专业与产业融合、技术与技能融合为核心,围绕“五融三通两延伸”体系,推动专业(课程)建设迈上新台阶,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生态。

学校聚焦职业岗位群需求,按“职业岗位群相近、行业背景和服务领域相同”原则,构建了20专业为主体的技能工坊,制定4大类技能工坊标准及20个专业的技能培养标准,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在课程开发上,整合形成82门核心技能实操课程,编写20本技师手册,将企业生产实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让工场与工坊融合落到实处。

依托“两延伸”理念,学校推动课堂教学向企业车间一线纵深延伸,与53家大中型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1个国家示范专业、5个自治区优质专业、2个自治区品牌专业(群)、9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3个自治区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教学资源库;主导成立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1个,市级产业学院2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名师成长工作室等16个;建立优质的教学平台20个,让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同步更新。同时,“师生作品向企业产品纵向延伸”催生了丰富成果,师生获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24项,出版教材45部,在178所院校推广使用,彰显了课程建设的辐射力。此外,学校还主导成立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共建2个自治区品牌专业(群),进一步强化了专业与产业的联动效应。

名师引领赋能成长 激活人才培养新引擎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五融三通两延伸”产教一体新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落地的核心保障。学校通过多元培养机制,打造了一支技能过硬、层次分明的教师队伍,为产教融合提供坚实支撑。

学校以产业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名师成长工作室为平台,推动教师在实践中提升素养。通过企业车间实践课堂教学创新双线锻炼,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行业实践水平同步提升。目前,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2名、全国机械职业院校实践教学能手1名、自治区特级教师1名、广西教学名师1名、广西模范教师1名、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自治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自治区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2个、广西技术能手6人,南宁市教坛明星、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首席技师、南宁技术能手等称号教师94名,形成名师骨干引领、梯队持续发展的格局。

教师队伍的实力在成果中充分彰显:累计获教学技能比赛奖项624项,其中国家级6项、全国10项,省部级140项,市级472项;主持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43项,出版教改专著6部,发表教改论文138篇,出版教材45部。截至目前,教师队伍两次“广西工人先锋号”“南宁市工人先锋号”荣誉,成为“工学一体”教学模式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为“五融三通两延伸”产教一体新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五融三通两延伸”产教一体新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成果应用推广效果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五融三通两延伸”产教一体化育人模式的系统实践,实现了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培养新质技能人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迁移的“南宁一职样板”。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