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号召,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学校作为广西“双优计划”建设单位的各项任务,近日广西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2025年“人工智能+”专题培训。本次培训为期3天,以“师德为魂、数智赋能、教学创新”为主线,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系列专题讲座与互动交流,系统赋能全体教师,旨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助力学校在“双优计划”框架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培训首日,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卫国作题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的数字化德育创新路径”专题讲座。王卫国结合其丰富的法学与教育背景,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并深入探讨如何以这一精神为引领,借助数字化手段开拓德育工作的新范式、新方法。下午的课程聚焦于数智化德育实践路径,王卫国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与工具讲解,切实拓宽和提升教师在新时期开展德育工作的视野与实操能力。

王卫国作专题讲座
次日,广西技术能手、高级工程师、广西科技厅入库技术专家周永华,分别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周永华聚焦课件制作、教学工具应用等内容,系统阐述了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丰富的实操案例,展示了AI在智能课件生成、个性化学习工具应用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为教师提供触手可及的教学赋能方案。讲座中,周永华还指导教师利用AI工具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分析、成果提炼和智能体运行等工作,引导教师将AI技术与教育研究相结合,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

周永华作专题讲座
第3天,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原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陆春桃,开展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系列讲座,分别从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两个维度,结合其多年教学管理经验,为参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与方法指导。

陆春桃作专题讲座
本次培训注重专家引领与思维互动相结合,每场专题讲座后设置30分钟互动研讨环节。学员们围绕当天主题踊跃提问,专家针对性答疑解惑,一次次思维交锋激发创新火花,实现了从理论输入到实践反思的有效闭环。
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前沿、实用性强,不仅提升了理论素养,更掌握了多项教学设计与数智化工具应用技能。大家一致认为,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积极将所学所获融入日常教学,推动课堂教学创新与育人模式变革。
目前,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已形成《电子商务基础》《直播运营实务》《视觉设计与制作》3门校级精品课程,以及《直播运营实务》《视觉设计与制作》2本新形态教材。同时,开发了《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电子EDA》《PLC技术及应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4本数字教材,其中已出版2本。
下一步,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将继续以“广西双优计划”建设为契机,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施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师发展模式数字转型,加大教师发展数字资源供给,实施教师发展数字治理,加强数字教育教师合作。通过多项举措协同推进,学校将构建常态化、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持续的内在动力。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