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龙墨委员: 推动中国康复大学的建立 加快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9-03-04 作者:顾磊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国听障儿童的康复训练经费补贴标准,从“十五”时期每人每年600余元提高到“十二五”时期的上万元。这凝聚着国家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 

3月3日恰逢“爱耳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原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龙墨向记者亮出了一串数字:“十二五”期间,15.3681万名听障儿童得到免费康复训练,18.851万名听障儿童家长得到培训及康复指导,7.1869万名成年听力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对近1万名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一年的随访显示,听觉能力、言语能力比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入普率全国平均接近90%;通过问卷评估,90%以上的成年听力残疾人认为受助后生活质量有很大提升。目前,北京、上海等多地实现了听障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 

近年来,助残领域的法规与政策频繁亮相,国家《“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等专项规划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纳入其中。目前,2000多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400多万(人次)残疾人得到托养照料。视力、听力、智力3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0%,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比例超过50%。 

“然而,我们的工作与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很大差距。”龙墨说,“保障条件还比较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各类残疾人的需求,政策宣传应更深入,基层一些康复机构条件亟待改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在她看来,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依然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残疾人回归主流社会的基础。为此,建议持续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有效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利用“助残日”“爱耳日”“残疾预防日”等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传播康复理念和知识。同时,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制定相关服务规范;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龙墨强调,应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建立基本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同时,推动更多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让残疾人得到更多便利、安全、实用的辅助器具和服务。 

面对基层康复机构建设及服务能力亟待提高的现状,龙墨建议,应建立县、乡、村联动互补的残疾人服务网络;推动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创造更好的条件;此外,需加快康复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中国康复大学的建立,完善康复基础及临床学科建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弘扬“平等、参与、共享”人道主义情怀,为促进国际残疾人事务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人民政协报记者 顾磊)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