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突破发展边界是新时代地方大学的发展要务

发布时间:2020-01-15 作者:熊思东 来源:《北京教育》杂志

摘 要: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化办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承担的使命越来越重,服务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呈现出突破传统学术范畴、突破传统行政区域等变化。但地方高校的发展也面临着体制机制制约、政策环境制约、评价体系制约三重困境。面向新时代,地方高校必须强化育人意识、深化开放办学、彰显办学特色、擦亮红色底色,进一步突破发展边界,超前识变、主动求变,写好“双一流”建设“奋进之笔”。

关键词:地方高校;再回首;新变化;新突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地方高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化办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作用。随着地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其承担的使命越来越重,其服务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呈现出“能力越强、责任越大、期望越高”的发展新局面。

我国地方高校发展再回首

一直以来,地方高校扎根地方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从办学规模来看,目前我国共有2,688所普通高校,其中地方高校2,572所,约占96%;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833万人,其中地方高校在学总规模约2,900万人,约占95%,这意味着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从教学质量来看,在2011年教育部确定的17所首批国家试点学院名单中,地方高校入选3所,在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先行先试;在入选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690门本科教育课程中,地方高校共有203门,占比29.4%;在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中,地方高校牵头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共139项,占比30.9%,这意味着地方高校教学质量实现了新的突破。从办学实力来看,在2019年最新“自然指数”内地前50名高校中,地方高校占据9席;在2019年《THE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共有65所内地高校进入全球前1,000名,其中19所为地方高校,占内地高校入榜总数的29.2%,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从高等教育格局来看,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中,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3所地方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序列,贵州大学、山西大学等14所地方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成为“准部属高校”。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跻身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中,承担着为国育才、引领未来的历史重任。

回首过往,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面向未来,地方高校的发展还面临三种困境:一是体制机制制约。地方高校的资源配置以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在中央资源分配格局中话语权比较小、影响力比较弱、获得感比较少。二是政策环境制约。尽管教育主管部门着力破除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的身份限制,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身份标签,依然限制和影响了地方高校直接获得国家政策、经费支持的机会和渠道。三是评价体系制约。现行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没有考虑不同类型大学因办学资源、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不同而带来的不可比性,容易导致地方高校互相攀比、办学模式趋同,地方高校总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亟待在困境中破局,在破局中成长。

我国地方高校呈现新变化

随着“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相继实施,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教育部先后推行“省部共建”“部省合建”等新政策,正逐步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发展格局,地方高校的内涵也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更加理性地审视自身发展,更加关注地方高校的“大学”公共属性,而非其“地方”属性;“地方高校”也不再是“低水平”的代名词,其学术与服务范畴也不再局限于物理所在区域,而是在更大的视野与格局中进行科学定位。一方面,地方高校发展正突破传统学术范畴。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时代,地方高校在做好保存知识、传播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造知识,致力于提升学术水平,成为新知识、新思想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例如:在学科建设方面,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从“巩固传统优势、特色学科”逐步向“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转变,努力打造国内有话语权、国际有影响力的品牌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地方高校从“传统的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培养”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培养”转变;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地方高校将人才引育的目光从国内投向海外,以国际标准和惯例引进使用人才,构筑了国际化的人才环境;在学术交流方面,地方高校也逐步从国内走向国际,将国际化作为一种生存方式,通过学生联合培养、国际学术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发起参与大学联盟等方式积极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国际“能见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发展正突破传统行政区域。在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地方政府是地方高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投资者。许多地方高校不为行政隶属关系所束缚,本着“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的办学理念,积极与所在城市的下辖市、区、县以及所在城市的周边城市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校地融合发展共同体。一方面,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带着“求婚者”的勇气与“义丐”的胸襟,与市、区、县等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打通大学人才、科技、知识的供给端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端,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撸起袖子、挑起担子,积极承接国家战略以及国家在区域的战略布局,努力突破发展上的“区域适应性”、功能上的“区域倾向性”、竞争上的“区域封闭性”和服务上的“区域定向性”,力争在高等教育强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奋力前行、贡献力量。总之,地方高校犹如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向下根扎得越来越深,向上枝叶伸展得越来越高远,其学术覆盖面和影响力逐步扩大。

从办学实践看,突破传统学术发展范畴,就是聚焦内涵和质量,以制度创新激发内在发展活力,提升学术竞争力和话语权。具体表现在立德树人显亮点、队伍建设现高地、学科建设出成效三个方面。在立德树人方面,地方高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坚持用价值体系“引”、用知识体系“教”、用创新体系“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资源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学分制、书院制等改革,促进学科、科研等校内资源和政府、企业等校外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取得了显著成效。苏州大学以入选首批国家试点学院和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大力实施一流本科行动计划和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计划,努力打造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立交桥”“直通车”;精心打造敬文书院、唐文治书院、紫卿书院、博习书院等新型书院,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造就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2018年,学校五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根据第三方调查,学校毕业生雇主满意率均保持在90%以上,人才培养的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人才是第一资源成为地方高校的广泛共识。近年来,地方高校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不断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人才特区”,形成“人才高地”。深圳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青岛大学等地方高校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营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加盟。与兄弟高校一样,苏州大学也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按照有选择引进、有计划培养的方针,采用“大师+团队”模式,着力引进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和青年才俊,现有包括13位院士在内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30多人,优秀青年人才储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19年,学校共有19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位列全国高校第5位。如今,高端人才已成为引领学科发展、科技创新和地方产业升级的主力军。在学科建设方面,地方高校聚焦一流学科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体系,做强做大优势学科,发展新兴学科,成效初显。在“双一流”建设中,共有47所地方高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占总数的34.3%;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共有81所高校获评A+学科,其中地方高校14所。天津工业大学依托百年纺织学科历史,凝练学科研究方向,致力于打造品牌学科,“现代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获评A+,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同。近年来,苏州大学按照“提内涵、重生态、强效率、建高峰”的学科建设思路,大力实施一流学科攀登计划、优势学科提升计划、新兴交叉学科促进计划、基础学科强固计划。通过大力建设“物质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辐射引领学科水平整体提升,新增ESI前1%学科5个,ESI前1‰学科2个。目前,学校共有12个学科进入ESI前1%行列,其中,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前1‰,学科高原进一步巩固,学科高峰逐步显现。

从办学实践看,突破传统行政区域,就是更加聚焦知识增值,促进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扩大学校服务半径和范畴,引领和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具体表现在校地协同创新不断深化、服务国家战略更加自信和国际合作交流更加开放三个方面。在校地协同创新方面,地方高校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主动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一方面,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聘请企业高管和工程师担任学生导师;另一方面,面向传统产业培养双创型人才,面向支柱产业培养领军型人才,面向新兴产业培养研发型人才,为地方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同时,地方高校还注重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上下功夫,鼓励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建创新团队,协同攻克行业“卡脖子”技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近年来,苏州大学与苏州市共同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推进学科产业对接、高端人才汇聚等十大工程,形成了“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发展新格局,结出了累累硕果:一是合力打造人才高地,双方秉持“创新在苏大,创业在苏州”的人才共享理念,充分整合校地平台、政策、经费等资源,引育了一支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二是合力锻造“科研重器”,双方围绕国家在苏州的重大战略布局,合力打造了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13个国家级平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三是合力构筑创新资源的引力场,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卓越研究中心、红十字国际学院、巴斯德学院、剑桥—苏大基因组等跨国学术机构相继落户苏大和苏州,成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节点。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地方高校践行“顶天立地”的科技发展战略,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主动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攻关型研究,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据统计,在2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地方高校占据37席;在首批“2011计划”14所牵头高校中,地方高校占据4席;在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排名前100位的高校中,地方高校占据43席。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已成为国家科研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苏州大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积极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增强承接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近五年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大科学计划64项,在国家“神光Ⅱ”“神舟”系列大科学装置、OLED照明生产示范线自主可控国产化制造、潜伏感染创新型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续八年位列全国高校前20位,近三年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总数位列全国第13位。同时,通过共建科技研发平台、决策咨询基地、科技产业园、附属医院以及对口帮扶等方式,与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国家科教事业发展与脱贫攻坚贡献一份苏大力量。在开展国际交流方面,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把自身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一方面,加大力度“引进来”。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学术组织的战略合作,拓宽国际合作办学的广度和深度,共建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目前,地方高校在校留学生人数占全国高校留学生总人数的57.17%;地方高校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有33个,占全国总数的51%。另一方面,下大力气“走出去”。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通过师生互访、科研合作、组建联盟等方式提升自身办学水平和质量,将大学的学术范畴拓展至更广阔的区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苏州大学坚持“国际知名带动国内一流”的发展战略,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发起组建了中国—东盟医学教育大学联盟、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等国际大学联盟,参与“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援建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建孔子学院,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境外高校—老挝苏州大学,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先行者。

我国地方高校亟待新突破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是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新时代,是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应当积极回应新时代新要求,勇担新使命,实现新作为,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面向新时代,地方高校要强化育人意识,在培养一流人才方面实现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必须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能否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是检验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地方高校要在众多挑战中生存并发展下去,必须固守大学使命,创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式,汇聚教育资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一,我们要创新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使素质教育具体化,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第二,我们要创新教育方式,以“新时代高教40条”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施工图,全面推进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我们要整合教育资源,突破“以我为主”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响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需要,主动适应社会转型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出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一流人才,回答好“钱学森之问”和“钱理群之忧”。优化专业结构,特别是要注重布局新工科。第四,我们要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抓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统一。

2.面向新时代,地方高校要坚持开放办学,在深化协同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

地方高校要扎根地方,更要走出地方,不为行政隶属关系所限,科学处理好与地方、国家和世界的关系,做到与地方扎根更深,与国家对接更宽,与世界联接更远,汇聚更多创新资源,锻造发展新引擎,扩大服务范围。第一,要借势而行,校地协同全融合。积极与政府结亲,多出思想、出知识、出人才、出科技,打造命运共同体;积极与企业结对,加强协同育人、联合攻关、成果转化,打造发展共同体;积极与院校结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打造创新共同体。第二,要顺势而为,国家战略强服务。确立“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的服务理念,突破“服务意识停留在浅层、服务能力停留在区域”的困境,积极主动服务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主动参与国家创新计划、创建重大科研平台、贡献一流科研成果。第三,要乘势而上,国际合作深参与。对标国际标准,构建常态化、制度化、全面化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实现从“国际色彩”到“国际性”再到“国际化”的升华。突破零星式、散点化、小范围的国际交流现状,深度参与国际合作,提高国际学术声誉,助推学校走向世界,并积极营造在地国际化氛围,整合国际资源,建立海外人才基地、搭建国外科研平台、打造海外学术兵团。

3.面向新时代,地方高校要凝练发展方向,在实现特色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

特色化是地方高校保持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必由之路,是获取办学资源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要更加突出特色办学理念,依托特色优势谋求错位发展。第一,在科学定位中寻特色。突破追求大而全的学科建设思路,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尊重历史传统为前提,以自身现实条件为基础,以获取竞争优势为导向,以社会区域需求为考量,确定科学合理的定位,明晰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第二,在学科建设中铸特色。以“双一流”建设的要求为行动指南,整合学科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在天时与地利之间寻找方向,在改革与攻坚方面行稳致远,在制度与文化方面寻求革新,在特色与质量方面取得突破,在产出与贡献方面实现一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

4.面向新时代,地方高校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实现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要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第一,我们要注重传承中国基因。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治引领、党建引航、典型引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精神的思想基石;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二,我们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涵养文化精品,推动文明交流,当好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

新时代,孕育新机遇,呼唤新作为。面对高等教育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挑战,地方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国家“双一流”建设发展机遇,以扎根中国大地为基础,以顺应世界潮流为导向,以面向未来发展为考量,不断突破发展边界,超前识变、主动求变,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写好新时代“双一流”建设“奋进之笔”。(作者熊思东,系苏州大学校长)

《北京教育》杂志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